第三百九十章 沉淪壹(1 / 1)

小說:無雙群俠傳 作者:朔望月78

紹興府因有個會稽山蘭亭,流芳千古。此地在紹興西南,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植蘭,漢時設驛亭,故名蘭亭。 公元三五三年(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邀友人謝安、孫綽等名流親朋共四十二人在此修禊集會,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筆直遂”,寫下了著名的《蘭亭集序》。 全文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自此蘭亭也因此文名垂千古。 蘭亭本是王羲之的私家園林,此後多次損毀,又再重建。至宋時,蘭亭已是一處開敞的園林,因書聖之名,引得文人騷客爭先遊覽。 蘭亭在蘭渚山,本為鏡湖湖口一亭,王羲之移亭湖上。陸游遊蘭亭,也寫道:“酒酣起舞風前袖,興盡回橈月下舟。”都證明此亭在水中,但同樣是陸游所編的《嘉泰會稽志》卻說,鏡湖在蘭渚山一帶的流域已經湮廢,蘭亭已不在湖中。 《嘉泰會稽志》成書於嘉泰元年(1201年),若是所說不錯,彼時蘭亭周圍已經沒有大湖。 此際正是盛夏,天熱的厲害,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林中連蟬兒嘶鳴也是有氣無力。可這日蘭亭所在,卻仍是人頭攢動,直擠的是水洩不通。 鵝池之畔,十餘人早早前來,佔了個絕佳的位置,此際看著眾人擁擠,汗流浹背,自己好整以暇,有茶有酒,越發的心情舒暢,連酷熱也忘了。 十幾人有老有少,個個衣著華貴,帶了不少奴僕,在池畔一叢竹林間擺了幾張大席,酒肉果品,琳琅滿目,鋪了一地。 此際中間一箇中年文士,正舉杯高談闊論,只聽他說道:“當年蘭亭之會,都是天下名士,可就是這些名士,也有做不出詩的。四十二人,有十一人各成詩兩首,十五人成詩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詩,各罰酒三杯。王獻之有沒有名,他也一首沒作出來!” 說了幾句,忽覺鼻端一股異味,轉頭四顧,見竹林邊上不遠,一個乞丐臥在地上,正呼呼大睡。 中年文士嗅嗅,越覺味道便是此人身上,皺眉道:“什麼臭東西也混進來,來人,將他趕的遠遠的。” 身旁一人笑道:“算了,算了,那是個混不吝,不要命的爛酒鬼,來此兩個多月了,日日喝的爛醉如泥,打也不怕,罵也不怕,皮糙肉厚的滾刀肉,你去惹他,鬧起來沒完沒了,咱們還是不要多事。” 中年文士皺皺眉頭,所幸此時身旁之人大讚道:“王兄當真是博古通今,適才王兄已經作詩三首,可嘆晚生了幾百年,否則也當有一席之地。” 另一人搖頭晃腦道:“不錯不錯,一隻大鵝吃飽了,搖搖晃晃入林來。當真是絕妙,絕妙。惟妙惟肖!” 那王姓中年文士捻鬚微笑,將那乞丐也忘了。 一個頭頂高冠,面目俊秀的書生似是看不慣此人出風頭,輕咳一聲,道:“聽說王師北上,已經打進了金國腹地。” 此言一出,果然眾人都是轉過頭來,一人接道:“正是,正是,忍了百十年,今日終於揚眉吐氣。” 一富家翁模樣的老者卻是憂心忡忡,道:“哎,這可惹了大禍了,大金若是惱將起來,豈不又是生靈塗炭。” 一個身材瘦高的老者嗤之以鼻,道:“莫要高興太早,四月,官軍以剿匪為名,入秦州(今甘肅天水)界,其後又入鞏州(今廿肅隴西)來遠鎮。並未盤桓太久,便即退兵,談何深入金國腹地。” 那富家翁身側,一個肥頭大耳的年幼公子問道:“秦州在哪裡?” 瘦高老者道:“利州之北,就在如今宋金邊界之上。”頓了一頓,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這兩句詩便是寫在秦州,可惜如今秦州人還是看不見大宋的明月。” 那富家翁連道:“還好,還好,那金人是怎麼說的?” 瘦高老者道:“還能怎麼說,當然是非常生氣,金主遞書,要我大宋依誓約撤兵,毋縱入境。”呵呵笑了兩聲,道:“其實人家書信還沒到,咱們的兵已經從秦州回來了。” 俊秀書生道:“官軍此舉不過是試探而已,自然不會久駐。” 王姓中年文士也道:“不錯,此番一試,果不其然。” 一人問:“怎麼說?” 王姓中年文士道:“你們想,若是幾十年前,咱們打過界去,金兵會如何?” 先前問話之人道:“那自是二話不說,打將過來。” 王姓中年文士道:“是啊,可這次呢,金國皇帝給咱們聖上寫了封信。呵呵,你們品品。” 眾人都作恍然大悟狀,一人趁機又拍馬屁,道:“王兄一針見血,鞭辟入裡,吾等不及也。” 富家翁仍覺心裡沒底,道:“王先生說,此番官軍能勝麼?” 王姓中年文士道:“放心,如今大宋與金國攻守之勢早異,當下怕的是金人,不敢打的也是金人。大宋此番不打則已,出兵必是直搗黃龍。”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