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凶煞捌(1 / 2)

小說:無雙群俠傳 作者:朔望月78

青袍老者道:“哈哈,難得有人能給你出道難題,老夫倒也好奇,你會出什麼手段。” 魏伯言道:“呵呵,先前小姐推薦此人,你可是不屑一顧,如今看來,你覺得又是如何,可值得一塊牌子麼?” 青衣老者笑道:“我瞧還是泛泛而已,經脈所限,又能有什麼出息。不過能叫你這老鬼頭痛,給他一塊牌子我倒也不覺得可惜。” 魏伯言道:“眼下如此沉穩的年輕人可是不多見了。” 青衣老者默然片刻,緩緩道:“少年人就該個性張揚,此子正漸漸失了銳氣。” 沈放回了難民營,林懷玉見他回來,著急問:“如何?可見到那人了,可有著落。” 沈放搖頭道:“我也不知,等等再說吧。” 林懷玉只道他是事情沒有辦成,也不好追問。 沈放見道濟不在,問道:“大師哪裡去了?” 林懷玉道:“方才淨慈寺的幾個老和尚來了,說了會話,大師去秦將軍帳裡,說要寫封信。” 沈放道:“我過去看看。”尋到秦廣營帳,進到裡面,見道濟大師正伏案疾書,未見秦廣,倒是毛自知站在一旁。 沈放不敢打擾,也立在身後,見道濟下筆不停,文不加點,筆走龍蛇,鸞飄鳳泊,端的是一筆好字,便是與名家大儒相比,也是毫不遜色。 此時一封信已堪堪寫完,沈放看了兩句,只覺文采斐然,筆下生花,忍不住從頭看去,見寫的是: 伏以焚修度日,終是凡情;開創補天,方稱聖手。雖世事有成必毀,但天道無往不還。痛淨慈不幸,淨掃三千;悲德輝長辭,忽空四大。遂致菩提樹下,法象侵凋;般若聲中,宗風冷落。僧歸月冷,往往來來,如驚棲之鳥;人出山空,零零落落,如吹斷之雲。鼓聲已失,何以增我佛之輝;衣食漸難,大要出如來之醜。欲再成莊嚴勝地,須仰仗本色高人。 恭唯少林大和尚,行高六祖,德庇十方;施佛教之鈴鎚,展僧人之鼻孔。是以不辭千里,通其大眾之誠。敬致一函,求作禪林之主。若蒙允諾,瓦礫吐金碧之輝;倘發慈悲,荊棘現叢林之色。大小皆麵皮,休負諸山之望;近遠悉舟車,休辭一水之勞。慧日峰前,識破山僉崖之句;南屏山畔,願金靈隱之光。佇望現身,無勞牽鼻。 書寫既罷,道濟擱下筆來,沈放和毛自知齊聲讚道:“好文章。” 道濟微微一笑,卻是搖了搖頭。 沈放道:“原來是要請少林寺派個和尚來做住持,大師德高望重,這個住持為何不自己做?” 道濟搖了搖頭,也不回他,而是道:“你跟丐幫的人相熟不是,待墨幹了,你找個人,幫送到少林寺去。”說罷起身離帳而去。 沈放見道濟神色與平日不同,也不敢問,見他出去,向毛自知道:“大師好似有些心事?” 毛自知搖頭道:“我也不知,先前一幫和尚,也是竭力勸大師住持。大師卻是推託自己時日無多,堅持不就。” 沈放奇道:“大師不過六旬,更是身強體健,何以如此自謙。” 毛自知道:“想是不願拘束,厭惡繁瑣。” 沈放點點頭,道濟大師倒確是這麼個性子。 毛自知道:“既是書信,我幫大師寫個封皮。”尋了個封兒,幾筆寫就。 沈放見他筆力,心中暗自慚愧,道濟大師不說,瑩兒還有這毛自知,與他們相比,自己一筆字簡直如狗爬的一般。道:“毛公子大考在即,怎不專心功課?” 今歲恰逢科舉之年,那是國中頭等的大事。 宋朝的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一直到英宗治平三年(1063年)“百詔禮部三歲一貢舉”,自此三年一屆的科舉考試製度才被正式確定下來。 考試分為三級: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解試,於二年秋日開考,然後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多為二三月考,最後才是殿試。 毛自知此時待考,自是已經過了州試,不日就要省試。 唐、宋、金、元時稱省試,在明、清時稱會試。宋初,殿試亦會淘汰舉子,但自從出了個張元,殿試中被黜落,此人一怒之下,竟去投了西夏,又是有真才實學,富國強兵,好水川之戰打的北宋一敗塗地,題詩道:“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 韓琦為宋相,乃是當年的榜眼,一時引為笑談。此後科舉,到了殿試,再不黜落舉子。如此一來,省試便至關重要,十年寒窗苦,一朝躍龍門。眼見大考在即,這毛自知卻還有心來相助流民營,確是難得。 毛自知笑道:“十年磨一劍,又豈是一日一時之功。” 沈放讚道:“毛兄成竹在胸,此番定必高中。” 毛自知道:“承兄臺吉言,如今北虜衰微,盛況不再,我輩正當盡心竭力,報效國家,北定中原,還我山河。” 沈放道:“哦,原來毛兄也是主戰的麼。” 毛自知正色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金虜以彈丸之地,野蠻不從教化之民,披髮驅馳,欺我泱泱大國,乃至生靈塗炭,此仇不共戴天。河北還有千萬同胞,無不翹首以待。男兒何不帶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