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七章 風起捌(1 / 2)

小說:無雙群俠傳 作者:朔望月78

襲冶承毫不猶豫,一瞬之間,左肩上如同長出八條臂膀,抽箭搭弓發矢,一氣呵成,中無阻礙,空中七根羽箭頭尾相接,連珠射出。 箭發連珠,乃是武將常習的技藝,但扣弦搭弓自不能如機簧控制的弩箭一般快捷。就便提前將箭自箭囊取出,或壓弓後,或以尾指相扣,也提升不了多少射速。 《秦並六國平話》書載:“李信不用長槍,拈弓取箭,射三隻連珠箭,張吉落馬。”三箭連珠,取上將性命,已是勇武過人。 襲冶承七箭連發,頭尾相接,空中如一條黑線,箭法之神,已是歎為觀止。 燕長安身在空中,人非飛鳥,不生羽翼,饒他武功通神,也難在空中翻騰變化。 柴霏雪已經忍不住驚撥出聲。 卻見燕長安飛騰之勢忽止,人如同懸在半空,雙手連抄。眾人都是屏息凝氣,誰也不敢眨眼,但都是眼前一花,疾如流星的七根羽箭忽然蹤影全無。 就在此時,身後假山之上,“啪”的一聲輕響。 燕長安身子落下,七根羽箭已盡數握在他手中。 襲冶承連連搖頭,隨即放聲大笑,道:“厲害,厲害,老襲的箭都射不著你!” 燕長安笑道:“你還是一般的臭毛病,只知炫耀。” 襲冶承笑的愈發大聲,眉飛色舞,面帶自得之意,道:“說的容易,你眨眼不到,連射七箭給我看看。” 燕長安道:“你一昧求快,弓也未張滿,箭速慢了何止三成。偏偏你還要求好看,七箭一線,準頭半點不偏。如此千篇一律,如何射的到我。” 襲冶承道:“我若使‘天女散花’箭法,你如何應對?” 燕長安道:“三五根我還能應付,你能射出幾箭?” 襲冶承連連搖頭,道:“我若不是知道你不愛吹牛,定要疑心你大話欺我,你怎知我如今只能發五箭?” 燕長安道:“那你還比不比。” 襲冶承道:“算了算了,十三步我都射不到你,還比個什麼。” 忽聽一人道:“襲兄若用你的破風箭,燕大俠應付起來也沒這麼輕鬆。”卻是大腹便便的朱之蕃跟了進來。 柴霏雪故作驚訝,道:“你這頭肥豬沒摔死麼?” 朱之蕃絲毫不以為意,道:“託福託福。”嘿嘿一笑,接道:“冒昧問一句,燕大俠方才在空中抄第三根箭時,唐先生的彈弓若真是打了彈子過來,燕大俠可避的開麼?” 燕長安這才轉過身來,卻見唐行苦已經站在假山之下,手持一把彈弓,慢慢搖頭,道:“我避不開。” 朱之蕃道:“直言不諱,我真是越來越佩服燕大俠了。” 唐行苦搖頭道:“你錯了,燕大俠聽聲音便知不須避。”他手中彈弓長短不及襲冶承巨弓的三分之一,看去極是小巧。方才燕長安半空之際,他虛開一弓,園中人多半都未留意。 說是彈弓,其實也是弓箭。如今咱們耳熟能詳的一截木頭配皮筋,皮兜的彈弓,要到近代才有。《吳越春秋》越王勾踐問射於楚國神箭手陳音,陳音道“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彈弓與弓箭,本是一脈相承。 但兩者差別卻是不小。一把良弓,要用到“幹、角、膠、筋、絲、漆”六種材料,分別要自木材、牛角、牛筋、魚腸等材料中取材,不但要精益求精,還要反覆煉製。 彈弓卻是簡單,弓身多為竹或木製,弓弦用“會稽竹”即可。於弓弦之上,中間裝一皮兜,既可發射彈丸,亦能發射羽箭。小巧便攜,發射容易。坊間頑劣,呼朋引伴,以此射殺鳥雀。 彈弓輕便,殺傷力比弓箭也要差了十倍。當然這殺傷弱也是相對而言,彈弓自也能殺人。漢成帝時,京城流行暗殺之風,所用便是彈弓。《漢書》載:“長安中奸滑浸多,閭里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 陳子昂詩云:“赤丸殺公吏,白刃報私仇。”班超當年出使西域,彈弓也是功不可沒。 唐行苦手中,不過尋常彈弓。空放一記,卻叫燕長安也自認避不開。 就在此際,燕長安身形忽動,眾人只覺眼前一花,竟是失了蹤影。幾乎同時之間,唐行苦手中“啪”一聲響,一顆彈子已經打出。 沈放微微心驚,再見功成出山的大叔,這還是他第一次先行躲避。 看唐行苦出手方向,才知燕長安已經掠出五丈,到了眾人右前方。但唐行苦的彈珠更快,一道銀光,如銀河飛逝,正中燕長安頭部。 柴霏雪忍不住驚撥出聲,隨即卻見那彈珠穿過燕長安的頭部,“轟”地一聲崩裂之聲,背後石牆被打的碎屑橫飛。 彈珠乃是一顆鋼珠,融鋼鐵為汁,澆鑄為小球,再細細打磨光滑。唐行苦手中尋常一把彈弓,打出的鋼珠竟是比襲冶承的羽箭還快。 但彈珠所中,不過是道殘影。 一彈落空,唐行苦枯木一般的面孔之上毫無波瀾,死氣沉沉。眾人只見他肩膀微微一沉,不知幾發彈珠又已經打出。他一隻左手形同雞爪,取彈發矢卻遠勝常人。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