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脫困陸(1 / 2)

小說:無雙群俠傳 作者:朔望月78

這下就連虞子墨也是吃了一驚,沈放道:“這才幾日功夫,直陷兩百里。都打到廬州了。這僕散揆也太厲害了吧。” 虞子墨也道:“廬州若再有失,就是直面長江了。” 張柔道:“僕散揆果斷異常,長驅直入,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之氣概,自是不俗。但宋軍羸弱,一觸即潰,才是根源。”微微一頓,道:“若不是楊元帥牽制,僕散揆已經直撲揚州。” 沈放又是驚奇,道:“什麼?” 張柔道:“楊元帥是統兵之才,若不是宋軍從中作梗,險險打下宿州。如今手下有兩萬人馬,劫了金兵的糧草船隻,遊擊在淮河一線。金兵深以為然,不敢繼續向東冒進。唯恐其與宋軍聯合,腹背受敵。” 沈放道:“這楊安國如此厲害?” 張柔點了點頭,道:“楊元帥帶一群烏合之眾,走走打打,神出鬼沒。用兵之巧,堪為我師。” 沈放心道,不想這楊鞍子如此大能耐,倒真是小瞧他了,問道:“聽你言語,你對他頗是敬佩,那為何還不願在他手下從軍。” 張柔笑笑不語。 沈放又問道:“那你覺得此後戰局該當如何?” 張柔沉默半晌,方才道:“揚州。關鍵之戰,還在揚州。” 虞子墨插言道:“為何必是揚州?建康城在江南,廬州卻尚有城牆可守。” 張柔道:“小子沒什麼見識。但幾場仗打下來,宋軍要想野地裡拖住金兵,那是痴心妄想。只能據城以守,敵攻我守,敵退我擾。揚州不破,金兵不敢輕易再過長江。” 沈放道:“在民?” 張柔道:“不錯,在民。守城乃是消耗之戰,沒有人丁,大城難守。揚州富庶之地,城中百姓二十萬。長江以北,此乃唯一大城,遠非廬州可比。聽說宋軍郭倪已經退守揚州城,調集糧草,同時限制百姓出逃。要與揚州共存亡。” 沈放心念一動,揚州城,自己初出茅廬,揚州無方莊,與花輕語、柴霏雪驚魂一夜。這才不過兩年,已是物是人非。又想起揚州城裡赤腳幫,不知道路海川大哥他們如何了。 虞子墨道:“這乃是一步險棋,城中留諸多百姓。是能搬運守城之物,充作勞役。但二十萬人吃喝,糧草消耗的可更快了。” 沈放道:“揚州水路縱橫,糧草運送,更加便當。況且眼下之戰,金人更加消耗不起,要的是速戰速決。絕不會有圍城一年半載之事。郭大人留這二十萬,便是逢十徵一,必要之時,也能多兩萬兵。” 虞子墨笑道:“此乃是向好之言,事實可未必如此。” 沈放和張柔都是點頭,沈放道:“紙上談兵,自是有利有弊,凡事都能自圓其說。真正如何,只有打起來才知道。” 張柔起身道:“今日蒙兩位搭救,救命之恩,當湧泉相報。日後若有差遣,定興張柔萬死不辭。” 沈放起身相送,拱手而別。張柔也不多話,提了半截長槍,直向北去。 沈放道:“如此說來,眼下揚州之戰關乎大局走向。是以要立功的,要搗亂的,想看熱鬧的,都朝揚州去了。” 虞子墨笑道:“哈哈,不錯,咱們也去揚州。” 沈放道:“我須得先去尋我義兄。” 虞子墨道:“衡山派那個小子麼,也是個人才,我也想見見。” 沈放心道,你這是纏上我了啊,究竟打的什麼主意。知道問人家也不會說,索性不問。 天還未黑,兩人又再啟程,一路閒聊。虞子墨號書香滿園,讀的書著實不少。若論正經的典籍,沈放實不是對手。但沈放口才便給,尋些枝節,故意與虞子墨抬槓。兩人辯論不休,行了兩個多時辰,越說卻越是精神。 行到天黑,沈放不說歇息,虞子墨也不言語。摸黑走了兩個時辰,沈放說,倦了,歇息再走。虞子墨也道,反正也不著急。 第二日天還未亮,沈放悄悄爬起,走了三里多地,卻見虞子墨大搖大擺正走在前面。 沈放上前,見虞子墨嘴角含笑,道:“我忽然發現先生原來是有錢人。” 虞子墨道:“何出此言?” 沈放道:“我瞧先生的表情好像天下人都欠你錢。” 碭山縣到宿州一百四十里,未到正午,兩人已到宿州城下。 宿州乃是大城,城中有五六萬百姓。宋軍傾力攻打,但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宿州未破,反是更北一百多里的碭山縣慘遭屠戮。 如今宋軍皆被趕過河去,但城門仍然守衛森嚴,不敢懈怠。 沈放還在想如何混進城去,虞子墨已經上前,掏出憑由。 沈放出來兩年多,除了柴霏雪,還是初次見江湖人物拿出真的憑由。而且瞧那守城官員神情,這憑由的來頭還是不小。 宿州乃是淮河重鎮,楚漢風華之地。蘇軾《南鄉子·宿州上元》中稱其為“此去淮南第一州”,也是當之無愧的人傑地靈。竹林七賢中的劉伶、嵇康,二十四孝單衣順母的閔子騫,都是此地人。城北有皇藏峪,山雖不高,但方圓廣大,森林繁茂,相傳乃是漢高祖劉邦躲避秦兵搜捕之處。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