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鼎卻是搖頭,道:“到了鬥力境上段,一步就是一坎。八條經絡,兩條一層。鬥力境上段之內,也有四層高低。這龐晉陽如今怕是在兩層之間,大半的門派,長老一級,其中的高手也不過如此。這小子固然不錯,今日卻是選錯了對手。” 寧則中問道:“此子真的打傷了貴派的中和子長老?” 卓青行淡淡道:“乃是與鐵血門鐵維德聯手,施加暗算。” 寧則中作了然之色,道:“果然如此。” 蕭平安倏進倏退,身形飄忽,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龐晉陽莫說速戰速決,就連蕭平安身形也跟不上,接連出手,都是打空。 圍觀人群之中,不少看熱鬧的江湖漢子赫然心驚,難怪這小子如此狂妄,這般神速若是對我施來,怕是我一招也躲不過。 寧則中點頭道:“他以少壯之力,腰腿筋骨之強,彌補功力差距。倒也算有勇有謀。” 洪文鼎道:“只是如此他大耗氣力,我若是他對手,索性就任他跳躍,何必急於一時。” 寧則中道:“夜戰八方式,呵呵,這姓龐的也不是草包。” 卓青行道:“但他若以為這樣就能以逸待勞,可就差了。” 洪文鼎道:“哦?” 卓青行道:“你瞧那小子是什麼步法?” 洪文鼎道:“衡山派‘四象頂角’,道法八卦,四隅之間,趨退若神,只是太耗氣力。” 卓青行呵呵笑了兩聲。 洪文鼎道:“不是麼?” 卓青行道:“兩位不知,這小子貌似憨厚,卻實在詭計多端。他這功夫,形是‘四象頂角’,功法卻是偷天換日,乃是墨非桐的功夫。” 寧則中皺眉道:“衡山派的輕身功夫,底子是黑鶴的功法?” 洪文鼎道:“功法與套路不符,要麼徒具其表,要麼形崩神散,少有能契合者。難道黑鶴武功,與衡山派還有相通之處。” 卓青行面上帶笑,搖頭不語,他點蒼分宗與衡山派已經打了多年交道,對於衡山派的武功,已是瞭如指掌。但即便如此,他也只是看出蕭平安步法中功法不同,約莫猜到乃是墨非桐的“巽風雷動”。但何以黑鶴的功法竟能嫁接衡山派的武功,如此天衣無縫,他也是莫名其妙。 蕭平安所用,看去乃是衡山派基礎步法“四象頂角”。兩儀踏前後左右,四象兼顧四角八方。腳下賓士如電,鬼神莫測,確是又融合了“巽風雷動”之奧義。 但就連卓青行也不知的是,連線這兩樣武功的,還有一道大陰陽周天賦中的“天鏡”! 蕭平安邁入“明神訣”第三重之後,對於這門武功的感悟越來越深,運用也是。他非才思敏捷之士,若說像沈放一般奇思異想,甚至自己創造武功,那是千難萬難。但不知為何,這大陰陽周天賦中的若干武功,卻是使來得心應手,更是衍生出無窮妙用。 “天鏡”乃是以“明神訣”為支撐,偷樑換柱,天下武功,都能模仿的惟妙惟肖。 蕭平安也曾用過“天鏡”,恰恰也是用來對付赤伏樓韓復。事後,只覺雖能唬人,實際作用卻是不大,後面幾乎再未去用。但嵩山之上,見哥舒天以“天鏡”混淆視聽,以崆峒派武功,大戰崆峒派大長老酆宗衡,竟是不分伯仲,難分真偽,心中是既驚又佩。 在哥舒天手下,“天鏡”用的是形神兼備,已不是以假亂真可以形容。事後,他也細思推敲,始終不得要領。但嘗試之時,無意間發現,自己竟能用“巽風雷動”使出“四象頂角”的步法。 “巽風雷動”方寸之間,神出鬼沒,“四象頂角”大開大合,如分身為四。兩樣絕學相融,各取所長,竟是相得益彰。 “明神訣”創世,卻無人真正三死三生,達到第三重的最高境界。以“明神訣”為引,蕭平安所學武功正自融會貫通,打破藩籬門戶之隔,無視功法內息招式之一切壁壘障礙。這其中機巧,就連他自己也還是懵懵懂懂,不知就裡。 說話之間,龐晉陽也瞧出不對,兩人對面較量,卻變成蕭平安不斷自弱側偷襲自己。而且這小子身法如電,越戰越勇,竟是毫無力竭之相。 爭鬥之間,又有三人聯袂而來,卓青行、寧則中、洪文鼎三人遠遠看見,立刻拱手招呼。來人竟是華山派掌門嶽思彰、青城掌門甄意融、九華山明覺大師。 三人到了近前,與卓青行等人寒暄兩句。嘴上應酬,目光卻也都落在場中兩人身上。 看了片刻,甄意融略顯詫異之色,道:“蕭平安?此子果真少了兩根手指,怎變如此邋遢模樣?這三缺當真是好手段!” 嶽思彰卻是道:“樣子是有些潦倒,可身形精神倒還不錯。” 明覺大師也顯驚訝,道:“赤伏樓的龐晉陽?這兩人怎動起手來?” 甄意融道:“他這個年紀,已有一飛沖天之勢……陳前輩也不知如何想的,這小子他衡山派當真就不要了?” 嶽思彰呵呵笑道:“甄掌門莫非動心了,咱們這般說人家的弟子,可是不好。”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