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少林陸(1 / 1)

小說:無雙群俠傳 作者:朔望月78

《大明律》卷十一“禮律、祭祀、祭享”篇,明文規定,“若有官及軍民之家,縱令妻女於寺觀神廟燒香者,笞四十”。但即便如此,也未能阻止婦人前去寺廟燒香。 花輕語道:“我等能帶兵刃進去麼,聽說你們少林寺規矩大的很,武林人物來訪,兵器都要放在山門之外。” 德秀道:“那是武林同道給少林顏面,主動放下兵刃,少林並不強求。” 花輕語道:“我尋思也是,否則慕名來少林討教武功的,不帶兵器怎麼行。” 德秀笑道:“如今敢來我少林討教武功的,卻也是不多了。” 沿山路而行,又數里,方到少林寺正門之前。只見青松翠柏之間,黃牆碧瓦,院舍綿延,好大一座寺院。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長盛不衰。唐宋年間,少林寺鼎盛之際,擁有土地一萬四千餘畝,寺基五百四十畝,樓臺殿閣五千餘間,僧徒二千人眾。 金人佔據河北之後,少林寺也未見衰落。 進了寺中,只見僧人來去,忙忙碌碌,卻不見半點緊張模樣。眼下雖是比武之期臨近,已經到達的各路江湖人物卻都選擇在登封縣城盤踞,寺廟中倒沒有多少外人,有的是空置的禪房僧舍。 少林寺院分七進,第一進,正門,左邊西來堂,右邊慈雲堂。 第二進,居中天王殿,左右鼓樓鐘樓,另有道路直通塔林。塔林乃是少林歷代高僧的埋骨之所,尋常不會讓外人進入。鼓樓鐘樓之後,左有六祖殿,右為那羅殿。 第三進,居中大雄寶殿。左右禪堂。 第四進,居中法堂,左右便是聞名天下的少林寺藏經閣。藏經閣兩側,東西跨院,乃是客堂。 第五進,居中便是方丈室。少林僧尚清貧,方丈室亦不大,但與會客廳相連。左右又有普賢殿與文殊殿。 第六進,居中達摩院,左為地藏殿、右為菩提院。此進中間有塊石碑,鄭重以紅繩圈起,乃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裡向達摩祖師斷臂求法的地方。後世為紀念此地,明代修建了大名鼎鼎的“立雪亭”。 第七進,居中千佛殿,乃是寺內最大的殿宇。殿內磚鋪地面上有四排四十八個站樁坑,乃是最早少林寺人習武之處。再後便是寺內眾僧的臥房。另有山門直通後山。 蕭平安等人所居客堂乃在第四進。宋源寶進來便是大驚小怪,道:“這邊上就是藏經閣啊,你們把客房安在這邊,難怪老是被人偷。” 花輕語對他胡說八道早已習慣,“啪”的一聲,給他頭上來了一掌。 德聞事務繁忙,入寺便即告辭。德秀安置眾人住下,又安排齋飯。每人只有一碗稀粥,一張麵餅,一碟鹹菜。這麵餅還是德秀特意安排人拿來。眾人知道眼下時局不堪,也都無埋怨。 待眾人吃喝已畢,德秀喊過蕭平安,望望慕小倩,欲言又止。 慕小倩沒好氣道:“望什麼,隨你去便是了。”出門卻故意落在後面,壓低聲音對蕭平安道:“你這傻子,一會給我機靈一點,莫要胡說八道,該說的說,不該說的爛在肚子裡。” 蕭平安倒也有些怕她,道:“什麼不該說?” 慕小倩道:“你聽我咳嗽,就是不該說!” 德秀帶兩人直奔後面的方丈室。 敲門而入,只見屋內已坐了十二名老僧。居中而坐一老僧,身形削瘦,白眉高鼻,正是當今的少林掌門虛明大師。 唐代以後禪宗繁榮,規模空前,便有了“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設定職司,對僧團、財物進行管理,用人上推老啟新,班首、執事應運而生。少林寺乃是大寺廟,寺中有方丈、四大班首、九大執事以及東序、西序等,領僧職的有四五十人。 虛明左下首,一矮小老僧,老態龍鍾,正是四大班首的第一位,少林首座虛澄。首座乃是方丈之下第一人,職司表率叢林,作人天眼目,啟迪後昆。若是方丈不在,便是首座代行管理之責。這虛澄年歲比虛明還大,已是近百歲高齡。此際雙目微閉,倒似是睡著了。 右下首是個七十餘歲的僧人,身寬體胖,比對面虛澄足足大了一圈。此乃四大班首第二位的西堂之主虛慧。西堂主司教化僧眾、宣講佛法、開示禪修之職,乃是寺內修課,寺外宣揚佛法之總管。 左手第二位,乃是一長眉老僧,正是後堂之主虛恆。後堂主司寺內人、財、物管理之責。 右手第二位,年紀稍輕,卻也六十開外,面容嚴肅,乃是前堂之主德宏。前堂主司少林對外之事務,此番少林和崑崙大比,便是前堂的職司最重。 今日四大班首皆到,可見慎重。 其餘屋內還有七人,分別是主司佛法修行的證道院執事德永、少林武學最高者方能進入的般若堂執事德聞、司監督僧眾、維持寺規的戒律院執事德元、教授武學的達摩院執事德閒。達摩院之前的執事乃是八奇之一的德日,如今正在閉關,已交了職司。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