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海難壹(1 / 2)

小說:無雙群俠傳 作者:朔望月78

一連數日,海上風平浪靜,福運號也是一帆風順,甚至連老天爺也作美,連續幾個晴天。

甲板上唯有兩間艙房,一間為原先海平潮所用。如今海平潮已死,海夕池做了綱首,卻不肯搬進去住,那間艙房便一直空著。另一間更大些的,乃是李壁兩人所居。

此際艙房之內,一張木桌權作書案,李壁正伏案作書。

書案之前,單翃衣吊著一隻胳膊,垂頭喪氣而立。書案左右,卻是站著花輕語與柴霏雪兩人。

李壁與單翃衣兩人模樣都頗有些狼狽。李壁頭上纏著厚厚的紗布,單翃衣更是左臂骨折,拿夾板夾了吊在頸下。前些日福運號直闖風暴,兩人在艙房之內未敢出外,顛簸之下,都是受了些傷。

此際李壁頭包裹的嚴實,面上卻是平淡。伏案作書,字作行草,寫的乃是他自己一首使金詩。

天連海岱壓中州,暖翠浮嵐夜不收。

如此山河落人手,西風殘照懶回頭。

詩字不多,卻已經寫壞了一幅。李壁用的絹本,絹表面更為絲滑,但不夠吸墨,導致墨水洇開,極易出敗筆,甚是考教功夫。這第二幅字,李壁沉心靜氣,運筆如飛。

待他寫完,花輕語讚道:“好字。”

案面紙上,一篇墨寶虛實有度,疾緩交錯,如龍蛇飛舞,又恰行雲流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柴霏雪也道:“李大人好書法,這一幅字頗得米南官神韻。”

如今天下,米芾的字最被推崇。宋徽宗本是書畫大家,初學黃庭堅,後學二薛,薛曜、薛稷。早先宋徽宗的字頗像黃庭堅,以至於金人樹立的偽齊皇帝劉豫偽造了許多他的文字散播。這叫宋徽宗大為生氣,才有了後來的瘦金體。

宋徽宗對米芾非常欣賞,提拔他到身邊做官,曾叫他點評書法名家。米芾回答道:“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提及自己,則用了“刷字”。

其意大概,澀筆稱“勒字”,快筆是“刷字”,用筆重是“畫字”,用筆輕是“描字”。

米芾的字,行書乃是最佳。用筆迅疾勁健,盡心盡勢盡力。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

眼前李壁手書,確有幾分米芾的味道。

李壁放下毛筆,搖了搖頭,道:“東施效顰,邯鄲學步,如何談的書法。”

花輕語不知想起了什麼,掩口笑道:“李大人何必過謙,你說的東施效顰,邯鄲學步另有其人。”

柴霏雪道:“我爹爹也說,今人論及書法,都說像誰像誰,反是失了靈真。”

李壁道:“哦?”

柴霏雪道:“我爹爹說,在咱們大宋之前,讀書人都是不臨字帖的。顏真卿說,漢到唐,書法傳承,歷來是‘口訣手授’,乃是面對面的言傳身教。黃庭堅也說‘古人學書不盡臨摹’。”

李壁面露嚴肅,連連點頭,道:“令尊經天緯地之才,真知灼見,不落凡俗。我若早識得令尊,也能少走些彎路。他如今身子可好?”

柴霏雪道:“有勞大人惦記,還好還好。”

李壁道:“令尊所言不錯。我朝太宗皇帝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跡,以棗木鏤刻之,厘為十卷,是為《淳化秘閣法帖》。此後《絳帖》、《潭帖》等,多從《淳化閣帖》翻刻。這些字帖起初多是賜給臣下,逐漸流入民間。自此時人學書,有了參照。可也正因為此,書法入了摹舉臨刻之途。《淳化閣帖》宗‘二王’,天下書卷如出一轍。今人作書,不外蔡、蘇、黃、米四家。我問你,書法為何物?”

柴霏雪微蹙蛾眉,想了一想,方道:“法既有典範之意,又有約束之意。規矩、尺度,缺一不可。法古字左邊為‘水’,右邊上‘廌’,下‘去’。”提起筆來,在紙上邊角處寫了個楷書“灋”字。筆力勁挺,端莊大氣,顯也下過不少功夫。

李壁微微點頭。

柴霏雪接道:“‘廌’乃獬豸之稱,為公平公正之獸。‘水’平如鏡,亦有端正平和,不偏不倚之意。此兩者,皆曰尺度,不可偏駁。寧靜居和,方為周正。若說書法,自也是要中規中矩。一點一橫,一撇一捺,不管如何變化,篆楷行草,不失其形,不改其狀,方為正字。”

李壁面色溫和,帶著笑意,顯是聽的頗為高興。

柴霏雪又道:“但這‘廌’字之中,還有一個去字。自古法乃公序良俗之約,法自情理出,法不容情,法亦能容情。法理之外,一個去字,存留一線,正是情理。若論書法,框架結構,規矩法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