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亞特CM 52(M45)武裝卡車,戰鬥全重6.8噸,車組乘員3人(車長+駕駛員+炮手/裝填手),直列6缸柴油發動機,前置4X4驅動,最大92馬力;12.7毫米M45四聯裝勃朗寧重機槍,彈藥基數3200發,單管射速577發/分鐘,200發彈箱供彈,重灌填時間8秒,10米垂直穿深26毫米,100米垂直穿深25毫米,500米垂直穿深19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12毫米,1500米垂直穿深7毫米,2000米垂直穿深5毫米,水平射界全向,水平轉速60度/秒,垂直射界90/-10度,垂直轉速60度/秒。 菲亞特CM 52是菲亞特在20世紀50年代初開發的一種武裝卡車,具有理想的綜合機動性,同時憑藉4挺大口徑重機槍也具備強大的彈幕覆蓋能力,對低空目標和地面、水面目標具有較為兇猛的打擊能力,但作為在卡車基礎上透過簡單改裝製成的作戰車輛,其極度缺乏防護能力,極易因受到各種形式的攻擊而受損甚至被毀。在外觀方面,該車最大的特徵為採用平頭卡車底盤,在貨箱內安裝有M45四聯裝勃朗寧重機槍系統。堪稱戰場絞肉機的四聯裝勃朗寧機槍,對付輕型目標有奇效。 當然,作為擁有國防部授權的飛行小隊上尉指揮官,肩負秘密使命的吳塵又徵調了新兵營地裡唯一的那輛現役裝備:輪式裝甲車。 菲亞特6616型4x4輪式裝甲偵察車(FIAT-OTO Melara Type 6616 Armoured Car),是菲亞特和奧托·梅萊拉(OTO Melara)聯合開發的,與6614型4x4輪式裝甲運兵車有許多共同的部件。 菲亞特負責動力包和汽車部件加上最後的組裝,而奧托·梅萊拉提供裝甲車體和炮塔。6616型的第一輛原型車於1972年完成,並隨後裝備部隊。 6616型車體為全焊接鋼結構,裝甲厚度均為8毫米。駕駛員坐在車左側前方,前方和兩側有潛望鏡,視野良好。雙人炮塔位於車體中央,發動機和變速箱安置在車體後部。6616型是水陸兩用,在水中由輪子推進,時速5千米;入水前需要開啟艙底泵給水下機械部件加壓。與其他大多數同類車輛不同,6616型在車體前部不需要豎起防浪板。 指揮官坐在炮塔的左側,炮手坐在炮塔的右側,每個人都有一個可調節的座椅、觀察裝置和一個單獨的艙蓋。通訊裝置安裝在炮塔內。主武器由一門(西德)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製造的20毫米Mk 20 Rh 202速射機關炮,仰角+35°、俯角-5°,炮塔可水平旋轉360°。炮塔控制方式為電動,每秒鐘的最大旋轉量為40°,俯仰速度每秒最大為25°。共攜帶400發20毫米彈藥,其中250發為待發彈,150發為備用。空彈殼會自動拋到炮塔外,因此不會使乘員艙變得雜亂無章。7.62毫米機槍與主武器同軸安裝,備彈量為1000發。炮塔兩側各安裝一排三枚電擊發煙霧彈發射器。 其他標準裝備包括一個牽引力為4500千克的前部絞盤,而可選裝的裝備則包括一套NBC防核生化系統,車長、炮手和駕駛員的全套被動夜視裝備及滅火系統。 技術引數: 乘員:3人。 重量:8噸。 尺寸:車長5.37米;車寬2.50米;車高2.035米。 動力裝置:一臺FIAT直列水冷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160馬力。 效能:最大公路時速100公里;最大行駛里程700公里;水陸兩棲,最大水路時速5公里;爬坡度60%;越垂直障礙物高0.45米;不適用越壕。 與菲亞特號上在小隊閉路視訊內興奮的談論著兩輛武裝戰車的時代女郎們的心情完全不同。作為來自破碎之城完成特別企劃的大玩家,吳塵卻感受到了大戰即將來臨的濃濃危機。從整個特別企劃拼接劇情的設計者肥宅的角度思考,在這個紅綠燈路段設定兩座軍營的目的,顯然就是為下個路段的大決戰進行必要的武裝和升級。就像許多射擊類遊戲在見關底Boss前,一定會有一波大補給類似。 因為不知道肥宅的拼貼劇情究竟是如何設計,所以事不宜遲。鳴笛駛出左側軍營,吳塵立刻準備對菲亞特690 N4集裝箱重卡進行4×拼貼。 2×拼貼時,菲亞特690 N4集裝箱重卡尾車獲得了「卡農達高射炮塔」,並自動更新了菲亞特號時空拼貼的機械自動化技術。當這次4×拼貼完成後,菲亞特690 N4集裝箱重卡尾車,變成一輛武裝重卡的同時,又獲得前後兩座「M45重機槍塔」。而且與作為三車的那輛只有防禦功能的309裝甲大巴不同,690 N4集裝箱武裝重卡尾車擁有強大的火力。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