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女神在哪?”領主大人笑問。 “女主人正在大殿恭候主人。”回話的紅髮女巫是正是石爪氏族的女首領「薇薇安·巫爪(Vivian Witchclaw)」。 “好。”事實上所有死後被拖入冷港的靈魂無論生前是什麼種族,在蔚藍之血中復活後都會自動轉化成冷港魔人。和生前一樣的外表不過是一種魔法形態,或者叫“面貌”。就像溪木龍娘三種形態中最接奈恩種族的多弗布龍。 “向您致敬,我的主人。”走上無盡階梯,怒爪氏族女酋長「莉迪·雪裘(Lydi Snowpelt)」上前迎接。 “日安。”領主大人欣然點頭。 一路走來,每間隔一段,就會有坐落在無盡山脈某個山頭上的壁壘守衛在通往自家壁壘的橋頭列隊迎接。所以這也是無盡階梯的含義。除了通往心之悲傷宮殿的主道,還有許多通往各處壁壘的岔道。岔道與主道之間由跨度極大的石質廊橋相連。廊橋每隔一段就會有各家的壁壘守衛往來巡視。塑骨、怒爪、石爪三支母系氏族,是除駐守掠奪者要塞的鮮血荊棘教團外,拱衛無盡階梯的三支主力。而原本效忠冷港魔神的死亡使者部族,在蔚藍之血中復活後,也紛紛加入三支氏族。 “向您致敬,我的主人。”在前方廊橋迎接的是塑骨氏族的母女巫師:「萊納爾·骷髏雕刻師(Linele Skullcarver)」,「塞拉里昂·塑骨領唱者(Celarion Boneshaper Chanter)」。 自從老邁的族長凱文納·枯萎之心(Kevinne Blightheart)被一頭迪德拉泰坦吞噬後,她們就和一群女巫接管了氏族。這些都是在靈魂被拖入冷港,並在蔚藍之血中重生成魔族後發生的事情。 混沌創質是必不可少的虛空能量流入湮滅領域後形成。又稱為“帕多美創質”。這種物質在被打散後會自我重組再生。所以對所有迪德拉來說,在奈恩的死亡不過是被驅散回湮滅,在湮滅的死亡不過是形體重組。而且在重組過程中,由於迪德拉的記憶直接附著在創質上,重生並不會損耗其記憶。不同湮滅領域的混沌創質會將迪德拉塑成不同的樣貌。例如,在梅魯涅斯·大袞的“死地”,魔人有著黑色、紅色或紅黑色的面板,在莫拉格·巴爾的“冷港”同族,卻多是青色面板。也就是俗稱的“紅魔鬼”、“藍魔鬼”。當然也有例外。畢竟湮滅的魔族會侍奉不同的魔神。在不同的湮滅領域會有固定或多變的“面貌”。總之,透過膚色來判斷迪德拉的歸屬,只是經驗之談。就好比透過耳朵來判斷精靈的種類是一樣的不準確。 更加上,當領主大人的專屬律法覆蓋湮滅法則,將原有的冷港信仰體系併入『環女神』掌管的『二界信仰迴路』後。從上而下的律法賦予,將整個湮滅領域連同所有與領域繫結的魔族一起同化。所以混沌創質也有了相應的性狀變化。比如誕生“血騎士”和“血魔女”的歡樂港(灰港)血玫瑰城堡的「玫瑰池」。以及從「狂歡花園」的玫瑰花苞中誕生的更高階的“血玫瑰夫人”,都是『環女神』規則下“帕多美創質”所展現出的獨特性狀。 這其實是規則層面的改變。 從“下層”這個惡魔語直譯為“偽神腦皮層(活躍)亮度以下”,並且被定義為下層湮滅位面。那麼冷港魔神佔據的湮滅上層位面的本質是什麼就不言而喻了。 當這塊由“偽神腦皮層(活躍)亮度以上”的冷港領域分裂出的無盡階梯被賦予領主大人的專屬律法併入『二界信仰迴路』,那些依附在無盡階梯之上的魔族,根本無法抵抗來自規則層面的一鍵覆蓋。 因為湮滅的魔族,很可能就是神腦灰質中形態各異的神經元胞體:星型、椎體型、梨形、圓球形…… 當然,這些都還沒有定論。畢竟這些“經驗之談”的背後是來自庇護所的高維造物和底層規則。至於那個誕生了夢達斯世界的神首的腦部結構是不是一定和人腦有某種程度的相似,現在還無法確定。一切都基於凡人能夠理解的猜測。 心之悲傷宮殿。 恐懼女神·波特瑪正在殿前廣場翹首以盼:“日安,我的主人。” “一切都還順利吧?”領主大人和顏以待。 “比我想的要複雜,不過一切都好,沒有大問題。”此時的恐懼女神·波特瑪才深切體會到擁有領域的強大增益。正如領主大人所說:這是神性錨地。錨定神性,滋養神識,支撐神格。當然還能收割最虔誠的專屬信仰。 當然錨定神性,有利有弊。老話說的很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懂的都懂。 “栽下一棵金樹,剩下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領主大人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給恐懼女神·波特瑪種下一棵小節金樹。 “好的,主人。”恐懼女神·波特瑪等的就是這一刻。作為神腦的一根神經元,金樹是律法的具現。匯聚信仰之力,凝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