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跟隨瑪格努斯逃走的創世原靈瑪格奈-吉,泛大陸的資料很少。歷代也只有窺破暴力登天之路的少數頂級強者才能窺得一鱗半爪。 據說,瑪格奈-吉最初的含義是“孤星”。因為當他們逃離現世奈恩升入光界時,留下的空洞就是現在的星空。天空中最大的空洞是瑪格努斯不顧一切逃離時留下的——太陽。這個碩大的“太陽”,也導致了魔能麥基卡從不朽的光界雅瑟留大量溢位,滋養了奈恩現世的萬物,成為魔力之源。 “主人,這是我們能找到的與之相關的唯一的古籍。”兩點陣圖書管理員一起趕來:“作者是阿萊西亞教團瑪魯卡提受選者(Maruhkati Selective)的高階主教——費維迪烏斯·尚恩(Fervidius Tharn),正如本書的副標題:對奧比斯的一種面貌的闡述。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實在是晦澀難懂,異常深奧。” “辛苦了。”領主大人微笑著接過。一切都要親自讀過才知道。 《論外殼之鞘的分離(On the Detachment of the Sheath)》: “儘管所有給定的凹面(Concavities)或奧比斯外殼內的鞘,都必須包含在奧比斯內,但真正的提升(Right Reaching)認為一個界定的鞘可以透過米莫麗(Mnemo-Li,又稱藍星米莫麗(Mnemoli the Blue Star),只在龍破期間能被觀察到的孤星)的呼叫從外殼脫離。在與孤星(Sar-Orphan)來往時,懇切的阿萊西亞(Beseeching Alesstic)進行思維器官的翻轉,這是對投擲點(Hurling Disk,兩個投擲點又互稱拋錨點。兩個拋錨點撐起整個世界的構架,公式為‘11 +17 = 28’。維威克的《三十六課》第二十九課列出的數字象徵意義中,藍星投擲點是17)的使用,它概括出一條真理:一個環從側向看是一座塔(A circle turned sidewise is a Tower)。同理,將包裹的鞘扭曲進紀中黎明(Middle Dawn,既‘千年龍破’)(至十七這個數時),會將其帶至無時無空。 當然,可能性(Eventualism)預言了輪迴之力(Wheeling Force)耗盡時的再吸收,但期間的缺失甚至可能讓可能發生的事件(Eventuality)變得無實際意義。” 大主教費維迪烏斯·尚恩的深奧文字似乎很詳細地描述了“紀中黎明(龍破)”的機制,涉及將特定的“鞘”從奧比斯的“外皮”或“外層”分離。這個過程將從與孤星米莫麗交往開始,然後是“思維器官的翻轉”和“投擲點的使用”,“將包裹的鞘扭入紀中黎明”。 對於這篇“深奧文字”的理解,即便是大陸上最著名的智者,也很難達成公論。 然而,如果上升到庇護所架構。記載所有限定劇本的《上古卷軸》如果真的是領主大人所說,是剝落的“神腦皮層”的話。 那麼再看大主教費維迪烏斯·尚恩這篇《論外殼之鞘的分離》。所有那些諱莫如深的專屬詞彙,所有那些意義不明的數字,其實描繪的是一場剝離神腦皮層的腦科手術。 對,就是一場剝離《上古卷軸》的腦科手術。 “鞘”就是“神腦皮層”,“奧比斯”就是“顱內”。 又比如:“兩個拋錨點撐起整個世界的構架,公式為‘11 +17 = 28’”。這很可能是固定神腦的一對支撐架(腦部支架)。“拋錨點”就是手術時起固定作用的“腦部支架”的兩個固定點位,而“11 +17 = 28”的公式也就是腦部支架左右旋鈕的刻度。只有左側11刻度,右側17刻度,才能將準備剝離神腦皮層的神腦固定到支架的正確刻度。 再比如:“將包裹的鞘扭入紀中黎明”。這就是腦科手術成功剝離的一塊神腦皮層。 還有最後:“可能性預言了輪迴之力耗盡時的再吸收,但期間的缺失甚至可能讓可能發生的事件變得無實際意義”。大體而言,說的是手術的成功率。 至於“真正的提升認為一個界定的鞘可以透過米莫麗的呼叫從外殼脫離”。參考八顆聖靈星球是八顆神性核心。那麼藍色孤星米莫麗,就是神腦的其中一個精神核心。作用很可能是“記憶檢索”。透過檢索,來啟用或釋放“限定劇本”,又或者鎖定某段記憶(比如位面融合、湮滅危機、紅年災變),然後手術剝離,製成一卷卷限定劇本——《上古卷軸》。 正因為擁有來自庇護所劇情領主超越維度的遠矚高瞻,故而比起身旁一頭霧水的女伴,領主大人已經有了最重要的收穫:“所以,想要見到‘藍星米莫麗’,就必須製造一場與‘紀中黎明’相當的龍破。”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