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說說西西里。”等寬敞舒適的多層駕駛艙只剩下女記者,女試飛員隨即變換了話題。 “啊……西西里。”女記者意味深長的嘆了口氣:“義大利人揮灑的汗水、混著全歐洲的香水味,再點上一支好利時(Oris)煙,那就是現在的西西里。” “你想說‘烏煙瘴氣’。”接過打火機為女記者點上一支菸的女試飛員笑著打趣。 “瞧,吸進去,吐出來。”女記者用塗著紅指甲油的手指輕輕往菸圈裡一點:“西西里。” 雖然這個動作一點也不淑女,而且還有些流裡流氣,可女試飛員貌似一點也不在意:“那些威尼斯的老色鬼早晚要死在女演員的肚皮上。” “何止是導演。”說著女記者又反手點向自己:“成天在我面前獻殷勤的俊男也能排滿海灘。” “那要恭喜你。”女試飛員笑著讓女記者為自己點上一支菸:“羅蘭少校之後,你心裡再裝不下別人。” “不說了。”女記者不動聲色的轉移了話題:“說說你吧。為什麼來這?” “原以為是幹老本行,到了之後才告訴我要拍電影。”女試飛員將臉頰湊近:“瞧,一來就做了脫毛。” “全身?”女記者笑著眨了眨眼。 “下面我沒看,睡著了。”女試飛員彈掉菸灰:“你知道,V1(飛行炸彈)那次,差點要了我的命。” “我知道。”女記者收斂了笑容:“我聽說,韋爾瓦發現了一具英國佬的浮屍。” “西班牙?”女試飛員立刻打起精神。 “對,西班牙。”女記者悄悄壓低聲音:“隨身證件顯示他是英軍聯合計劃司令部的人,手上還拴著個黑色公文包……” “這好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耐心聽完,女試飛員搖了搖頭:“也只有‘寧可失去一個印度,也不願失去一個莎士比亞’的英國佬才能編得出來。” 這句英國首相丘吉爾的二戰名言,完全符合“肉餡計劃”滿滿的戲劇氣質。女記者話到嘴邊,忽然改口:“我倒覺得,正因為太過戲劇性,反而像是真的。” “啊……”微微頓了頓,女試飛員的表情立刻嚴肅起來:“該死,或許其他人也這麼想。” “怎麼了?”有些分神的女記者被嚇了一跳。 “等等。”將這些敵我雙方看似不合理的“行動計劃”串聯起來,女試飛員似乎拼湊起一盤大棋局:“英國佬在演戲劇,而我們在拍電影……好像很對路啊。” 女記者也被一句話點醒。玩的還是劇本殺啊。 困擾自己多日的衍生劇情,一下子煙消雲散的清晰。換成玩家的話說,魔法打敗魔法,劇情終結劇情。換做這裡,“莎士比亞對抗莎士比亞(嘖嘖,不愧是大人您啊)”。 可無論如何,她沒將內心獨白表露出來,就說明演技也是一直線上的啊。 現在她唯一的擔心是,眼看著即將到手的“SA3軍用快速列車”,怎麼才能開到中國去。 “走,我陪你去見一個人。”也想通一切的女試飛員捻滅菸蒂,笑著起身。 “是誰?”女記者也麻利的捻滅菸蒂。 “布里吉特·馮·海姆斯馬克(Bridget von Hammersmark)。”女試飛員直接說出答案。 “啊……”片刻之間,與之相關的劇情記憶隨之復甦:“出演《毒氣間諜戰(Fr?ulein Doktor)》的女明星。” “就是她。”女試飛員兩手一攤:“她會扮演我。” “啊,天哪,為什麼?”女記者也是沒想到。 “或許是脫毛也沒效果。”女試飛員說了個經典的日耳曼式的冷笑話。 當兩人一前一後爬下列車。空曠的場地已經開始搭建拍攝棚。而被眾星拱月般矗立在人群之中的女明星,就是扮演女試飛員的德意志女明星布里吉特·馮·海姆斯馬克。 “雖然沒有如我所願,拍您的傳記影片。可即便是群像演出,能扮演您,我依然很榮幸。”德意志女明星布里吉特·馮·海姆斯馬克優雅而不失親切的伸出手。 “也是我的榮幸,女士。”女試飛員與她熱情的握手。 “啊,好久不見,麗莎小姐。”說著,德意志女明星布里吉特·馮·海姆斯馬克將目光投向女記者。可想而知,兩人之間不可能沒有交集。 “用我們共同朋友的話說,也沒那麼久。”女記者含笑致意。 “不瞞您說,我只有3天的檔期。”德意志女明星布里吉特·馮·海姆斯馬克直入正題:“我希望您能幫我儘快進入您(角色)的人生。” “沒問題,一切為了元首。”女試飛員脫口而出。 “一切為了元首。”女明星幾乎是條件反射的附和。看得出來,也是訓練了很久。事實上,在場的人中,包括女記者都是出自本碎片時空的劇情記憶。沒有人真正知道眼前這位德意志女明星布里吉特·馮·海姆斯馬克,是出自《無恥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的劇中人。 至於她那部讓她蜚聲國際影壇的一戰電影《毒氣間諜戰》,在現實世界女主演另有其人。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