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女人,是不被允許犯錯的(1 / 2)

女記者的計劃完全不復雜。 畢竟作為類似隨軍記者,擁有一整節「新聞車廂」的電影報道團的重要成員,再加上多年擔任《訊號》雜誌駐巴黎首席特派記者積累的人脈,女記者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即便是在第三帝國“無限經費”支援下選角一直沒有停止過的凱蒂夫人,和女記者的關係也日益緊密。 “派遣一支外拍小隊?”日理萬機的凱蒂夫人,從堆滿辦公桌的演員檔案上抬起頭來。 “對。”女記者將整理好的資料夾遞給凱蒂夫人:“您先看。” 資料夾上前第三帝國軍械和彈藥部長弗裡茨·托特的簽名尤其顯眼。凱蒂夫人伸手接過,再與女記者四目相對,頓時瞭然於胸:“想必您也是受人所託。” “一切都瞞不過您,夫人。”女記者完全沒有說謊。 “《關於‘SA3快速列車’的特殊戰鬥場景拍攝……》”凱蒂夫人立輕輕點頭:“所以,這是軍械和彈藥部的拍攝請求。” “還有帝國交通部。”女記者完全稱得上人脈廣泛。 “我聽說過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然而畢竟是戰爭時期。帝國所有的資源都要為打贏這場大戰役服務。120億帝國馬克,這是天文數字。”凱蒂夫人的上流交際圈也同樣廣泛。 “您說的全對。所以,如果能提前讓帝國雄心勃勃的‘寬軌鐵路計劃’在電影中實現,這無疑是極大的鼓舞。”女記者說到了最重要的宣傳意義。 事實上按照歷史程序,“寬軌鐵路”計劃也真真切切的被貫徹執行了下來。最遲到1944年秋季,德國就成功試驗了3公里長的3000毫米寬軌鐵路。原本按照計劃,寬軌鐵路的工程將率先在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和奧地利林茨市的這一段距離上開始建造。 也就是說,最遲到1944年時,所有與“寬軌鐵路”計劃相關的難題都被攻克,而且完成了包括“電力/柴油混動車頭”、“無砟軌道”等在內的全部技術儲備。參考先軍後民的原則,軍用SA3快速列車在民用版之前就已提前完成。 被納粹德國政府稱為“德軍炮臺之父”的弗裡茨·托特博士是一位一戰老兵,1922年加入納粹黨,1933年負責德國公路建設,建立了全國高速公路網路。1938年成立半軍事化“托特組織”,負責修建“大西洋壁壘”和其他軍事要塞。1940年任命為軍械和彈藥部長,1942年2月8日,他離開希特勒狼穴總部返回的時候,由於飛機失事死亡。在1944年2月8日托特死亡二週年(也有認為是1943年11月12日),希特勒為了紀念托特博士,特設立弗裡茨·托特博士獎章,授予對戰爭有重要貢獻的發明和創造。 顯然,凱蒂夫人所說的“受人所託”,一定不是指弗裡茨·托特本人,而資料夾上的本人簽名,更多的也是出於一種懷念。 很有可能,這個雄心勃勃的“寬軌鐵路”計劃,雖然被貫徹執行了下來,可失去了弗裡茨·托特本人的大力推進,進度已遠不如從前。這才有了女記者“受人所託”的特殊拍攝計劃。目的就是為了大力宣傳,引發國民的熱情,為“寬軌鐵路”計劃注入新活力。加快整個計劃的推進。 邏輯完全成立,細節毫無問題。 所以,凱蒂夫人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這次特殊拍攝的導演是誰?” “萊妮·裡芬施塔爾。” “啊……”凱蒂夫人已經想到了;“所以你們的牢固有情始於共同經歷的柏林奧運會。” “是的,夫人。”女記者的回憶在目光中閃動。 1936年,柏林準備舉辦第1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臺3年的納粹黨正如日中天,希特勒借此良機想把納粹德國輝煌的經濟、政治、文化、體育情景展示給全世界。 怎麼展示呢? 最有力的方式當然是電影! 誰來執導呢? 除了萊妮·裡芬施塔爾還能有誰? 為了確保這項重大任務的完成,納粹政權不惜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這一次,萊妮·裡芬施塔爾不僅集導演、編劇與剪輯等諸項重任於一身,而且統領著一支由43人組成的龐大攝製組。還提供了40輛專用汽車,一幢位於運動場附近擁有120張床鋪的辦公宿舍樓,一個電影器材庫,以及一個可供300人進餐的食堂,專門供攝製組人員使用。 而萊妮·裡芬施塔爾也沒有讓希特勒失望,第一次把奧林匹克聖火從希臘傳遞到舉辦地柏林!第一次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拍攝紀錄片!第一次比賽時的慢動作!第一次從地面仰拍的鏡頭!第一次從飛艇向下俯拍的全景!第一次攝像機與跳水運動員保持同步!第一次軌道跟拍100米賽跑…… 可以說,現在人們經常看到的體育比賽拍攝手法,很多都是當年萊妮·裡芬施塔爾開創並流傳下來的。 希特勒稱此片為“對納粹黨壯美的無與倫比的讚頌”。從這兩部影片後,萊妮·裡芬施塔爾被歐洲媒體稱為:第三帝國的電影天使!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