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MOE微生物電器(1 / 2)

末世後的北極圈。 晝夜幾乎無溫差的零下110℃。 與“T815極限戰爭卡車”相同的奈米複合裝甲微結構的超疏水錶面和富離子聚合物抗凍塗層,也能確保末日堡壘-279不會結冰。 奈米材料另一個更強的效果是對微米級的黴菌孢子的空氣過濾作用。要知道“空氣分子”的直徑,也就是空氣中分子的大小,通常用奈米單位。“空氣分子”主要由氧氣分子和氮氣分子組成,直徑分別為0.3奈米和0.4奈米左右。 也就是說,覆蓋末日堡壘-279全表面的奈米複合裝甲,自身就好比是一個“分子篩”。能夠讓直徑0.3~0.4奈米“空氣分子”穿越,卻能將直徑2~3微米的黴菌孢子阻擋在外。超疏水錶面(Superhydrophobic Surface)和負離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又讓“光滑”的奈米複合裝甲表面“緻密無比”,黴菌孢子根本無法附著。這是不為人知的微觀層面的強大作用。肉眼可見的是極地風暴裹挾的暴雪幾乎無法在車身上堆積。 看似簡簡單單的一個不起眼的高科技,就讓吳塵在滅世菌災中獲得了強大的生存力。再加上末日堡壘-279中的資源儲備,又解決了極度深寒下的存活難題。正如阿努謝赫·安薩里女士的再三忠告。只要不去挑戰最後的大Boss,“黑暗之母”瑪哈卡利。掃描出地獄之門的第一手結構資料後,就及時撤離。將最後一擊交給“毀滅神星計劃”,也能完美解決這場滅世危機。 從庇護所大玩家的角度來看,末日堡壘-279其實就是肥宅為吳塵準備的“關鍵道具”。裡面的物資儲備足夠完成下階段的冒險。至於如何抵禦孢子感染,那是吳塵需要動腦筋解決的生存難題之一。 對吳塵來說。深入地獄之門的冒險之旅,除了掃描地獄之門的的結構強度,另一個核心目的是探索地球萬花筒,尋找劫後餘生的同類。 如果有,就用末日堡壘-279帶回地面。如果沒有,那就毀滅神星撞地球。飛灰湮滅,一了百了。 對,計劃就是這樣。 為了防禦可能的孢子入侵,吳塵要趕在天亮之前,完成末日堡壘-279電磁脈衝(EMP)武器的改造。這是對付各種“電器”,最高效的手段。如果地獄之門內的古代黴菌的菌絲體,真的藉由MCN導電奈米線進化成“微(生物)電器”的話,那麼針對性的EMP電磁脈衝就是無往不利的“大殺器”。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微電器(Micro Electric),即微型電器:利用微電器件進行整合組裝的微小型的電器,可以稱之為微電器。又名“迷你電器”。 所以最準確的稱呼是:“微生物電器(Microorganism Electric,縮寫為‘MOE’)”。 有那麼一瞬間,吳塵想到了賽博電子城新港市的MM微機械。兩者背後的原理似乎有相似的地方。MM微機械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聚合成六角牙機變形攻殼。 MOE微生物電器能在極短的時間,映象出美少女眾母戰士(嘖嘖,大人,說您是網際網路時代想象力的巔峰果然一點都沒錯啊)。 雖然“T815極限戰爭卡車”車載電腦的實時監測顯示,車身內外完全沒有一點問題,並不存在孢子。但考慮到菌絲體可能擁有的超時空傳送能力,穩妥起見,吳塵還是限定小隊只在移動庇護所內活動。末日堡壘-279的所有深度改造都交給軌道無人機,就好。 修復底盤的爆破口後,末日堡壘-279的內部溫度已經提升到0℃以上。再加上“波塞冬”迷你核熔爐為整個末日堡壘-279供能,又將溫度提升到了10℃。這也是為了安置沿途可能遇到的“同類”準備的必要生存條件。 “波塞冬”迷你核熔爐的技術,源自另一項冷戰時期的黑科技——波塞冬核魚雷。 由前蘇聯在1960年代研發和製造的,是一種可攜帶核彈頭的魚雷,又叫波塞冬無人潛航器。其主要威脅在於其核彈頭能夠輸出驚人的破壞力,在短時間內摧毀整個艦隊或是城市。由於其核彈頭威力相當於200萬噸TNT,這種武器一旦被使用就具有毀滅性的後果,因而被稱為“末日大殺手”。 得名於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波塞冬,因為它通常埋藏在海底,靜靜地等待命令發射。波塞冬核魚雷規格引數如下:長度:約20米,直徑:約1.6米,重量:約80噸,彈頭:核彈頭,最大航速:約55節(約合每小時101.9公里),搭載方式:巨型潛艇。它被認為是可以摧毀一整支海軍艦隊和一座城市的終極武器,甚至可以讓英國當場沉沒。2018年3月1日,俄羅斯首次承認其存在。 吳塵用末日堡壘-279上儲存的技術藍本,改造了“波塞冬”迷你核熔爐。獲得了末日求生必須的充足能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