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球萬花筒(1 / 2)

就在“T815極限戰爭卡車”邊前進邊掃描的過程中,一些特殊的環境因子被車載電腦捕獲。 “這是什麼?”乘客艙全息顯示屏上一團數字模擬“粒子云”,看的女武神滿頭霧水。 “是車載電腦模擬出的由異常電磁波組成的電磁場。”吳塵儘量說的簡單直白:“你看到的其實是電磁波的運動軌跡。簡單來說,電磁波是電磁場的一種運動形態。也是在高頻電磁振盪的情況下,部分能量以輻射方式從空間傳播出去所形成的電波與磁波的總稱。” “啊……”一直在默默學習的女武神大致理解了:“可是為什麼這個運動軌跡,我感覺似乎在哪裡見過。” “嗯。”吳塵輕輕點頭:“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活躍的‘大腦’。” “對。”女武神頓時醒悟。 “難道這裡還有活人?”費羅莎感覺不可思議。 “並不是人類的‘大腦’”吳塵已經想到了:“而是穿透冰層,籠罩在‘地獄之門’上的古代黴菌的‘大腦’。” “所以這些鬼東西是和‘不死老喬’的三鎮軍閥一樣的‘機械惡魔’和‘地獄戰車’?”專心駕駛的費羅莎立刻就聯想到了先前的遭遇。 “對。它們是和‘機械惡魔’和‘地獄戰車’類似的另外一種‘變異物種’。”對費羅莎略顯混亂的表述,吳塵並不難理解。 “看來,之前的冒險者被團滅是有道理的。”女武神將一座明顯是末日堡壘戰車殘骸的影像放大:“大人,裡面似乎有另一種特殊的電磁場。” “嗯。”吳塵也發現了這座彷彿巨大礁石一般嵌入冰層的末日堡壘戰車內的異常:“內部溫度在零下20℃左右,說明維生系統很可能還在正常工作。” “要去看看嗎?”女武神立刻打起精神:“或許這座屬於地上遺民的堡壘戰車內,能找到關於‘大災變’的資訊。也說不定。” “確實。”多功能腕錶也分析出末日堡壘戰車屬於舊世界遺物。被改造成了一座和“T815極限戰爭卡車”類似的移動庇護所。 「超腦區域鏈」加持的“T815極限戰爭卡車”的車載電腦,也很快完成了對這座末日堡壘戰車的結構分析。 支撐車身的兩條巨型分段式履帶,其實是兩排簡單粗暴焊在一起的“279核戰坦克”。 279核戰坦克原名“279工程重型坦克”,是美蘇冷戰時期的特殊產物。多次實驗顯示,面對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所有主戰坦克都會被瞬間掀翻,完全無法抵擋核戰爭的來襲。而恰逢當時美蘇都正在發展核武器,於是為了做出應對,前蘇聯展開了一項名為“專案279”的工程,自此279核戰坦克成功誕生。 279核戰坦克看上去像一個裝著履帶的飛碟,整個車身呈圓潤扁平狀,炮塔更像一個倒扣著的平底鍋,4條履帶總計裝備24個輪子。自重更是達到了60多噸,內部安裝了1000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使其最高時速能跑55公里,加滿油續航能達到300公里。 279核戰坦克車身裝甲平均厚度可達269毫米,在當時號稱能硬扛一切反坦克火力。當初按照設計局的評估,279重型坦克能保證噸級的戰術核彈在距車身1000米外爆炸,據稱後來也印證了設計部門的正確評估。279核戰坦克還有一個絕活,那就是採用了可調整的液壓懸掛,如果一旦發生核爆,坦克可以立即壓低懸掛和車輪,讓整輛坦克如同一隻螃蟹一樣貼在地面,重心基本和地面趨平。279核戰坦克的外形也是經過精心設計過的。流線型外殼有效分散了氣流,大為減少了氣流下竄導致掀翻坦克,把核爆的衝擊波傷害降到最低。為了阻擋致命的核輻射,在坦克的裝甲與車體之間,還填充了足量的防輻材料,得以確保駕駛員的安全當然要作為在核爆條件下作戰的坦克,三防系統:潛渡系統、自動滅火系統和戰鬥室加溫系統,肯定是不可或缺的。 279核戰坦克不僅防護力強大,採用130毫米60倍口徑的M-65主炮,擁有同樣強大的攻擊力。要知道像這種大口徑的主炮一般都是裝在驅逐艦上,這足以看出279核戰坦克在攻防兩面有多強大。 但由於279核戰坦克不僅造價昂貴,後期維護又是一筆巨大開銷,於是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被永久封存。 眼前這座末日堡壘戰車的尺寸,甚至超過了被譽為陸地航母,車身總長為40米、寬35米、高8米,重達2700餘噸,擁有16臺發動機,每行駛100公里需要3000升柴油,最高時速僅為3.5公里專門用來運輸火箭的巨型載具——“爬行者履帶運輸車”。 因為末日堡壘的底盤,是兩排多達10輛279核戰坦克串聯拼接起的車身上搭建。等於說,總計有20臺1000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共同驅動的龐然大物。 至於2(排)×4(履帶)×10(輛)×279核戰坦克底盤上搭建的末日堡壘,明顯是各種各樣的末日戰車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