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女士們。”吳塵身上的基地服和神界戰機一樣,完全是有別於廢土的煥然一新。這是一眼所見,最醒目的區別。怎麼說呢,在人類文明全面崩壞後的廢土世界裡,從出生的那一刻起,身邊所有的一切都是汙穢而骯髒的。像吳塵這樣渾身上下一塵不染,從頭到腳光亮如新。根本不可能出生於廢土。只可能來自另一個世界。也就是流行於整個廢土的V8引擎神教所宣揚的——英靈殿。 為什麼戰爭之子犧牲前,要往嘴裡噴鍍鉻漆? 將發動機或車殼噴的裝飾漆往嘴裡噴的意義,據說是因為鍍鉻是一種高檔機車的體現,戰爭之子們是一幫拜引擎教狂熱教徒,他們也深知這一點,例如他們的口頭禪:“萬丈榮耀,鉻色閃光(So shiny, So chrome!)!” 戰爭之子們透過給自己鍍鉻的方式期望能得到如引擎一般的力量,是一種宗教儀式,這個舉動跟一些土著居民在戰鬥前往自己臉上塗獸血是一樣的心理。 不死老喬用來給民眾洗腦的機械神教來源於北歐神話,瓦爾哈拉是北歐神話中的英靈殿。北歐神話中,在戰場上英勇戰死的戰士將可以進入英靈殿而永生。鍍鉻噴漆是模仿汽車前進氣口的鍍鉻裝飾,表達廢土時代的機械崇拜。 “女士,請跟我來。”吳塵衝“狂怒姬”費羅莎發出邀請。 “狂怒姬”費羅莎下意識的追問:“去,去哪?” “神界戰機。”吳塵心中一動,小黑鳥立刻落下艙門。11米長的黑鳥小飛機幾乎趕上一架全尺寸的戰鬥機,再多容納一人完全綽綽有餘。壯著膽子登上飛機的“狂怒姬”費羅莎,立刻被超越時代的高科技機艙徹底馴服。於是當吳塵對她說:“請把左手伸過來。” “狂怒姬”費羅莎立刻條件反射的伸出帶著機械義肢的左手。隨著3D列印的鐳射光,一隻更強大的高科技義手取代了廢土的簡單機械裝置。緊跟著,一個行動式全息通訊耳機直接被鐳射光列印在了“狂怒姬”費羅莎的頭上。還有一套嶄新的基地服也被3D列印成型。至於鐳射光分解舊衣順帶做深度清潔處理的細節,一點都不重要。 等煥然一新的“狂怒姬”費羅莎和吳塵雙雙走下小黑鳥。五位種母立刻匍匐在地。衝吳塵或者說是背後的小黑鳥頂禮膜拜。 “下面去哪?”吳塵將劇情衍生的走向交給女主角。 “狂怒姬”費羅莎活動開嶄新的高科技義手,語氣堅定的答道:“去綠洲。” “好的,費羅莎。”吳塵欣然點頭。 費羅莎的座駕“T815戰爭卡車”,原型是捷克太脫拉1983年投產的太脫拉T815(Tatra T815),之後改裝載入6輪驅動和18輪驅動的雙V8引擎。從車頭到駕駛艙不難看出源自一輛北美重型卡車彼得比爾特358(Peterbilt 358)系列,相對舒適的後排乘客艙卻是一輛經過切割的道奇老爺車,油罐車的尾部炮塔則是切割後的大眾甲殼蟲焊接而成。整個拼裝車T815作為先鋒車頭,駕駛艙向後整體平移,前蓋引擎室的空間增大,經過大幅面改造,一切都是為了這次逃亡。 前後炮塔都裝備有魚叉炮。後炮塔有兩個擺臂,允許戰爭之子快速繞過油罐並安裝吊艙。這輛完全符合廢土風格的拼裝車尾部,還有一個球形小拖車——燃料艙。燃料艙頂配備了魚叉槍和火焰噴射器。主油罐的側面由尖刺和傾斜的鋒利金屬片以及圍繞油罐焊接的圓形鋸片保護。主油罐裝飾有骷髏頭和布娃娃,內部還有一個隱藏的生活區,可從罐體下方進入。 就像廣為流傳的廢土人物誌一樣,這輛名聲顯赫的拼裝車本身也是個傳奇。 大約在“核末日”降臨以後的兩個月左右,一個前澳大利亞陸軍的軍需官奧布里·梅斯駕駛著太脫拉T815卡車滿載軍用補給品從布里斯班駐地叛逃後便一直在路上狂奔。不過這天他很不幸地被一群飛車黨截獲,幾輛摩托車很快圍了上來,後座的飛車黨成員跳上去輕鬆幹掉了奧布里·梅斯,將滿滿一車補給品佔為己有。這個飛車黨就是“不死老喬”(那時候他還是喬·摩爾上校)帶領一群退役老兵組成的一個劫掠團伙,後來的廢土匪幫。由於滿載著貨物,喬·摩爾還不得不為這輛卡車分配油料好帶著它一起上路,不過後來他們發現這種卡車的效能不錯,便保留下來作為他們團伙作戰時的“重型裝備”。 大約在一年以後,喬·摩爾和他的團伙在路邊發現了一輛拋錨的油罐車,他們並不指望裡面還裝著油料,只不過想用它來運載他們剛剛搶來的、目前還沒有地方存放的汽油。喬的手下意外地在油罐掛車內部發現了一個夾層,裡面居然躲藏著一對母女。據母親交代,她們是居住在悉尼郊外的普通人,女子的丈夫是一名油罐車司機,而這個夾層是當時油罐車司機常用的套路,用於運油的同時夾帶一些違禁品,好賺一些外快(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