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管家艾伊的自定義模體,使用了太空攻擊艦(Space Assault Ship)的藍圖。 太空攻擊艦的前身是兩棲攻擊艦(Amphibious Assault Ship),又稱兩棲突擊艦。兩棲就是能夠搭載飛機和運輸坦克、登陸部隊等陸戰力量,所以它的內部設計異於航母,很多空間用於裝載登陸力量。用來在敵方沿海地區進行作戰時,在戰線後方提供空中與水面支援的軍艦,可以提供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在海軍中的地位僅次於航空母艦。由於各國海軍對於此類軍艦的任務需求與設計理念皆有不同,往往名稱相近的艦種在各國也會有不同的用途規劃。兩棲攻擊艦往往與直升機航空母艦或輕型航空母艦具有高度重疊性。 兩棲攻擊艦通常採取邊島式上層建築,具有較大的縱通式飛行甲板,可以起降數量較多的直升機和垂直起降戰鬥機,甲板下設有大型機庫,可存放十幾架至幾十架飛機。甲板上通常設有2個升降機,艦載機可透過升降機從機庫轉運至飛行甲板。大部分也結合了船塢登陸艦的塢艙(Well Deck)設計,在艦的艉部,機庫下方設有塢艙,可裝載2~3艘氣墊登陸艇或數艘小型登陸艇,藉此可以同時發動空中和水上的登陸行動。在塢艙前部通常設有車輛艙,可裝載陸戰隊裝備及物資。塢艙甲板下設有主輔機艙、油水艙、壓載水艙等。 兩棲攻擊艦通常裝備較強的防禦武器系統,如防空反導武器系統、近程防禦艦炮武器系統、電子戰系統,同時配有作戰指揮系統。且相較於多數航空母艦,不少兩棲攻擊艦可擁有更密集的自身防護武器。兩棲攻擊艦以空中武力為主、水面武力為輔:以空中武力優先掃蕩突擊,登陸則使用空中或水面皆可。而船塢登陸艦則以水面投射力量為主,空中武力為輔:掃蕩突擊與登陸皆使用水面武力,空中武力是支援船艦自身,與一般軍艦無異。 「二段姐妹體」可以簡單理解成“二段組合體”。類比最初的阿爾茜三姐妹的零件互換、三位一體。「二段姐妹體」能夠互換的“零件”無論是尺寸還是部位,都有了二階提升。三位一體也進階成更強大的九位一體。這就是大無畏組合金剛模體能夠變形成“金剛形態”和“機體形態”的原因所在。要知道凡是組合金剛,都只有“金剛形態”,也就是藍星人所說的“機器人形態”。並不能變形成“機體形態”,也就是“載具形態”。然而吳塵的第三派系「二段姐妹體」完美解鎖了二段變形組合體的能力。 又因為「二段姐妹體」可以隨意拆卸組合“零件”,無論是“金剛形態”還是“機體形態”,都能任意拼裝、組合。戰鬥效能十分強大。 當然,因為只是九位一體的關係,沒能突破十一位一體。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月光女神號的能力。事實上,只要有合適的人選和載具,月光女神號後續還是可以繼續晉升十一位一體「艾娃姐妹體」的。這其中最根本的制約其實是姐妹體之間需要達成極高層級的精神羈絆。很大程度上,要源於吳塵的努力。將姐妹體固化在〖Ω小宇宙〗中的精神核心,從類星體儘快升級成主序前星。才能達成更高層級的精神羈絆。 當然,女伴精神核心的不斷固化,也是邊緣星系孕育出第五『Ω星座』的前提。 懂的都懂。 隨著女管家艾伊第一時間將繼『和平女神號』和『曙光女神號』之後,『月光女神號』的第三座「融合星腦」併入『超級雲腦』,再一次讓整個0326群星魔方基地的“超算能力”有了空前的提升。距離“超級演算力”越來越近了。 “超級演算力”簡單來說就是能準確預測某種特定前提下事物發展的趨勢走向的“限定性未來”的強大能力。 而且“特定前提”越明顯,“限定未來”就越準確。用句老話就是“未卜先知”、“算無遺策”。 至此,0326群星魔方基地新有十八大功能區:『機庫』、『生活區』、『超腦矩陣』、『外星水族館』、『生化機器人實驗室』、『虛擬現實訓練館』、『飛控中心』、『盤絲洞夜店』、『醫療康復中心』、『基因強化改造所』、『先進機器人工廠』、『異星植物園』、『八腳膠囊旅店』、『除波影樓』、『輝克堡』、『和平女神號空間站』、『曙光女神號空天航母』、『月光女神號太空攻擊艦』。三座小功能區:「星空門」、「前哨站」和「太空塢」。 “主人,為什麼要將‘時代親友’的許可權,限定在「ETT通勤車站」沿線?”習慣了到處閒逛的蘇米問道。 “因為劇情要素的關係。防止所攜帶的個人專屬分支劇情線無序衍生。”吳塵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原來是這樣……”蘇米立刻就想通了。 在沒有獲得自己的專屬「啟用卡」,成為“一段封存的守護者記憶”之前。這些抵達破碎之城的劇情人物所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