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猶如地獄一般誕生了無盡的死亡與恐懼(1 / 2)

soe女子特遣隊隊長路易絲·德斯方丹正和soe女子特遣隊員們的化妝間一牆之隔,收到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親口傳達的蓋世太保最新命令的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正趕在元首大人入場前,加緊補妝。

“萊妮,你還好嗎?”作為“sa3姐妹團”團長,首席選角助理戰地女郎丹妮爾陪在女導演的身旁充當臨時的私人助理當然不會被任何人懷疑。

“我很好。”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微笑著讓圍在身邊的好姐妹放心:“別忘了,我也是姐妹團成員,知道所有與劇情相關的背景資訊。”

正如所有被女記者用空軍定製版徠卡iiic“貼片相機”提前授予“超時空快取”技術加持的「人物貼片」成功啟用逆定因果律一鍵重置“洗詞條”的個人專屬分支劇情線徹底更新,原初劇情時空的身份隨之被來自更高維度的“0326群星魔方基地成員”的新身份悄然取代的“sa3姐妹團”成員一樣,雖然一鍵重置的“進度條”還沒有100%走完,但在一個個徹夜歡愉、抵死纏綿後的清晨,吳塵耳鬢廝磨、纏綿悱惻零零碎碎描述庇護所的“枕邊話”,即“sa3姐妹”口中的“往昔之語”——〖是無時無刻、每時每刻,有且僅有一個,習慣走隱匿路線作為『時間一面』每個縱橫交錯的劇情節點上都有一個吳塵——是被劇情節點拆分或聚攏的同一個0326,所獨有的“劇透方式”〗潛移默化的完成了更高維度的角色塑造。此時的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已經跳出了原初劇情的背景限制。重塑了更高階的個人新角色。

然而就是這段看似“走過場”的劇情對話,卻讓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獲得了嶄新的融合劇情記憶。

“我和元首的最後一次單獨見面,是37年夏天……”

1933年,希特勒力排眾議,啟用名聲並不顯赫的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來執導她的首部納粹官方電影,並且還為電影命名為《意志的勝利》。這部電影大獲成功,一舉奠定了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第三帝國電影天使”的“盛名”。

而生活中的元首大人,對電影也十分感興趣,經常在自己的帝國總理府播放來自世界各地的影片。萊妮·裡芬施塔爾被引見給元首時,希特勒正在觀看一部瑪琳·黛德麗主演的電影。希特勒選擇觀看一部瑪琳·黛德麗主演的電影在當時看起來很奇怪。因為他的閣僚們一直都在試圖敗壞瑪琳·黛德麗的名聲。眾所周知,儘管瑪琳·黛德麗是德國曾誕生過的最著名的影星,但她卻拒絕為德國工作。很難認為她的決定不帶有政治意味。

就在萊妮·裡芬施塔爾來訪前幾個月,人在大洋彼岸好萊塢的瑪琳·黛德麗高調宣佈自己已申請美國國籍,並在洛杉磯聯邦大樓門外向記者們擺拍,踩在配有專門司機的凱迪拉克轎車踏板上,說著一些“美國對我而言是很好的選擇”之類的話。於是德國小報《先鋒報(dersturmer)》告訴讀者們,萊妮·裡芬施塔爾在與好萊塢的“猶太電影人”一起的時間裡,已經被渲染的完全“不德國”了。但這並沒有阻止希特勒希望瑪琳·黛德麗回到德國的想法。

1937年夏,萊妮·裡芬施塔爾在從德國前往巴黎國際博覽會途中使用的是化名。在巴黎時,裡芬斯塔爾憑藉自己執導的《意志的勝利》獲得了賽事金獎,這部紀錄片風格的電影,記錄了三年前納粹政黨的活動。然而採訪中她卻不得不為自己辯護,不是為了自己與納粹黨之間的關係,而是因為有謠言說她讓德意志的領袖們蒙受恥辱。約瑟夫·戈培爾真的與她斷絕關係了嗎?真的有一些納粹領導成員對一個女人行使著這麼大的權利而不悅嗎?在回柏林的路上,精疲力竭的她在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中轉,並被護送到希特勒佔領的山地寓所休息。也正是在那裡,她向這個給她全部支援的人描述了自己的這趟旅行。

而這座“希特勒佔領的山地寓所”,就是稍後鼎鼎大名的“鷹巢(kehlsteinhaus)”。

奧地利的薩爾茲堡大學教授恩斯特·哈尼施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希特勒創造了一個天堂和一個地獄,他一手掌握著薩爾茲堡(鷹巢),另一手則是控制著奧斯維辛(集中營)。前者是景色秀麗且寧靜的度假勝地,宛如天堂一般。後者則是如同一個製造死亡的工廠,猶如地獄一般誕生了無盡的死亡與恐懼。”

被稱作為“鷹巢”的貝希特斯加登管轄地區的薩爾茨堡,從1923年起,就被圈為希特勒的度假勝地。到了1933年時,納粹已將其改建成為希特勒與第三帝國高官們的官邸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