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關於拍電影這件事,蘇聯人怎麼看?(1 / 2)

“那麼,大明星奧爾加·契訶夫娃是不是也該拍個照了?”第二選角助理安娜·莫菲特笑問。 “嗯,我也是這麼想。”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欣然點頭:“問問姐妹團的意見。” “好的。”第二選角助理安娜·莫菲特立刻撥通內部專線,邀請包括女明星安妮莉絲·阿克曼,女軍醫卡羅爾·貝克,女游擊隊員艾琳和女記者麗莎,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女發明家海蒂·拉瑪在內的“SA3姐妹團”核心成員前來討論。 奧爾加·契訶夫娃是能夠與斯大林單線聯絡的最著名的二戰蘇聯女間諜,也是第三帝國最著名的女明星之一。有了她的加入,能為前往遠東的“傑出女士號”提供最有效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通行權。 這是對姐妹團接下來的冒險最有利的劇情衍生。作為一次團隊出演,每一個併入分支劇情主線的專屬劇情人物所攜帶的個人專屬分支劇情線,都有其特定的劇情衍生。簡單來說就好比“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奧爾加·契訶夫娃就是開啟西伯利亞大鐵路通行權的這把最重要的“劇情鑰匙”。 那麼問題就來了:與拍電影是認真的義大利人相比,紅色蘇維埃又是如何對待? 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問到了關鍵:“關於拍電影這件事,蘇聯人怎麼看?” “蘇聯電影起步很早,幾乎和電影本身的發展史一樣,1895年電影剛剛被髮明,一年後,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在莫斯科和彼得堡放映,引來了很多愛好者,如沙申、費捷斯基等人的拍攝嘗試。1908年,俄羅斯人拍出了自己第一部故事片《伏爾加河下游的自由人》,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到1918年的十年間,俄羅斯生產了多達1376部的電影。其中有根據古典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也有表現俄國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較粗糙的娛樂片。當時電影生產掌握在私營企業手中,影片生產技術條件也很差,這些都限制了電影作品藝術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普洛塔佔諾夫的《黑桃皇后》(1916,根據普希金作品改編)、《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加爾金的《貴族之家》(1915,根據屠格涅夫作品改編)等。 蘇聯時期I(1917-1941)1917年隨著一聲炮響,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一個全新的社會制度由此誕生,一個偉大的時代就此拉開序幕。1919年列寧簽署電影國有化法令,這是蘇聯電影事業的開端。蘇俄內戰時期,佔據銀幕主要是新聞紀錄片,反映部隊英勇戰鬥和工農群眾的業績。內戰結束後,蘇聯電影事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開始拍攝反映革命歷史和蘇聯現實的新影片。這一時期也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和導演,如愛森斯坦導演的《罷工》,普多夫金導演的《母親》以及柯靜採夫導演的《新巴比倫》。而讓世人最為矚目的導演當屬——謝爾蓋·愛森斯坦,他導演的作品《戰艦波將金號》,被稱為里程碑式的作品,並於1927年在巴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大獎。而至今這部《戰艦波將金號》都是電影學科必看的教科片,這足以說明其影響力。那為什麼這部電影會被封為經典之作呢?因為影片在世界電影史上第一次採用了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蘇聯內戰結束後,制度了一系列電影政策,並同時湧現出大批的優秀人才和作品。在1924~1925年,短短的1年間,蘇聯拍攝了142部影片,其中故事片70部。這些電影基本都是透過不同的角度表現了十月革命的主題電影,這也標誌著電影藝術開始成為宣傳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隨著聲電影的出現,使得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法更為豐富,同時蘇聯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蘇聯文藝的創作方法確定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原則。而又一部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這一時期誕生了。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執導,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夏伯陽》上映,該作品改編自富爾曼諾夫的同名小說,講述了蘇聯內戰中傳奇式英雄夏伯陽的故事,該片是蘇聯電影史的傑作,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性格化,而我國在1951年譯製的版本也是相當經典,此片在1941年榮獲斯大林獎,並於1978年評為國際電影誕生以來100部最佳影片之一。 蘇聯時期II(衛國戰爭時期)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在著名的戰術“閃電戰”的攻勢下,波蘭軍隊節節敗退,很快大片領土淪陷,同時英、法對德宣戰,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正式打響。蘇聯電影這一時期,拍攝的基本都是反法西斯題材的影片,1941~1945年間,共拍攝了489期新聞雜誌片,67部短片,347部大型紀錄片。其中代表作有:艾爾姆列爾執導的《她在保衛祖國》弗雷德裡克·厄姆勒執導的《偉大的轉折》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