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些滿頭白髮的耄耋老人,都是曾自費進行外太空旅遊的“太空遊客”。
按照登上太空的先後順序:紐約大學航天學學士,倫斯勒工業學院工程科學碩士和名譽博士,前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科學家,維爾夏公司投資公司創始人丹尼斯·蒂託;南非企業家,烏班圖(Ubuntu)創始人馬克·沙特爾沃思(mark Shuttleworth);美國高科技公司“感測無限”的董事長格雷戈裡·奧爾森(Gregory olsen);伊朗裔美國女企業家阿努謝赫·安薩里女士;美籍匈牙利裔億萬富翁,著名軟體開發師“word之父”查爾斯·希莫尼(charles Simonyi);著名電腦遊戲設計師與製作人,origin Systems遊戲軟體公司創辦人理查·蓋瑞特(Richard Garriott);加拿大太陽馬戲團的創始人及總經理蓋·拉利伯特(Guy Laliberté);英國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美國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日本搖滾樂手、收藏家、企業家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
共計10人。
雖然10位太空遊客來自各行各業,出身不同國度,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籤:億萬富翁。
10位各行各業的精英也在劇情上有所體現。按照吳塵的瞭解,支援ISS國際空間站的核心團隊出自亞馬遜、微軟的工程師團隊,太空人艦隊出自維珍銀河和太陽馬戲團成員……
一句話概括。“科技精英拯救人類”的西方好萊塢經典設定。
“吳塵,我們一致邀請你前來國際空間站。”擺出這麼大的陣仗,一定是出於這個原因了。
“好的,女士。”吳塵欣然接受:“我要怎麼上去?”
“我們會派飛船去接你。這也是自從上一個‘飛散日’之後,人類第一次重返地球。”阿努謝赫·安薩里女士難掩激動。至於以後會怎樣,這已經超出了她的責任。這些奮戰了半個世紀的太空人首領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此刻的心情,或許就和那些不願返航的太空人一樣。
“一切都結束了,吳塵。”
“希望如此,女士。”吳塵微笑著結束了通話。
“肢體動捕機構”下的穩步前進的女武神“瓦爾基麗”梅根·蓋爾操縱機甲巨人蹚著北冰洋洶湧的激流,一步步的遠離北極圈。
這次火燒全球的“毀滅神星計劃”永久改變了北極的地貌。好在有已知地球最堅硬的“鑽石簇”結晶層的隔離,沒有波及到地心。地球依然保持了“狀態”的完整。隨著北冰洋海水灌入撞擊產生的深坑,在地質作用下會逐漸達成穩定的“地殼均衡(Isostasy,地質學術語,是指地球岩石圈和軟流圈之間的重力平衡,即在大地水準面以下某一深度處具有相等的壓力,大地水準面之上山脈或海洋的質量不足或過剩由大地水準面之下的質量過剩或不足來補償)”。
很多年之後,這個人造的“科拉深孔”很可能會漸漸被補償、彌合。更被新生的地球生態掩蓋掉曾經的痕跡。參考毀滅恐龍生態的小行星撞擊,這也是可以預見的變化。
當然,下一任的地球霸主還是不是人類,現在無從知曉。畢竟對比存在了45億年的地球,人類的歷史依然十分短暫。
沒過多久,一艘太空人的飛船衝破雲層,“可回收式運載火箭發動機”不斷調整飛行姿態,筆直的降落在預定地面。
這艘ISS國際空間站的飛船,從技術上說應該是太空梭的改進版。也是人類能夠進入太空的最低門檻。
駕駛這艘ISS太空船的女飛行員,是《太陽馬戲團:遙遠的世界(cirque du Soleil: worlds Away)》的女主角:艾瑞卡·林茲(Erica Linz)。
“我說大人,雜技演員和特技演員應該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吧。”女武神“瓦爾基麗”梅根·蓋爾對女飛行員的關注遠超這艘ISS太空船。
“應該是。最大的共同的就是‘敢於冒險’。”比起爬出座艙的女飛行員面對機甲巨人的驚慌失措,吳塵要輕鬆許多。
“我的天哪……這是什麼怪物。”接通視訊的女飛行員艾瑞卡·林茲還沒回過神來。
“林茲女士,這是地面人類的末日科技。我們收集並製造了它。”吳塵微笑回應。你都能上天了,還在乎眼前這個機甲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