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健壯的棒小夥。已蒙天的五百名老兵為框架,採用漢製成軍,五人為伍,十人為什,百人為隊,五隊為屯,兩屯為曲,每曲一千人。

‘北騎射營’本是四曲的編制,領六萬石軍資,但現在只編了這兩曲。孫為民也不打算填滿四曲,攤子太大的話他應付不過來,畢竟他對統軍沒一點經驗,一切還在摸索階段,先這樣吧。

兩個曲長都是蒙天送來的人,原為那五百軍的正副屯長,正者名叫喬遠,副者名叫李九成,都是吃了二十幾年軍糧的老兵,白武者身份,功夫比子良二人略強一些,不過歲數已不小了,都是馬上奔五十的人了。當初孫為民任命他們的時候,還惹的軒轅宇鬧了好幾天不痛快。

軒轅宇的顧慮孫為民明白,他是怕軍權落到蒙天手中。孫為民也確實考慮過讓子良和裡白各領一曲,但最終還是放棄了這想法。‘北騎射營’剛剛成軍,家底薄厚暫且不說,單說根基不穩就是最大的隱患。萬事開頭難,孫為民不想剛一成軍,就惹出太大的間隙來。他雖然不懂得統兵打仗,但他知道,一隻軍隊的作風傳統是很重要得,而這一切都是在成軍之初奠定的,老兵是新兵的榜樣,一代一代如此流傳下去,才會漸成風格。所以,現在‘北騎射營’最需要是就是穩定,要在軍中灌輸融為一體的共識。萬不能在成軍之初就形成派系,那日後難免會出現號令不一的情況。

蒙天的那五百軍士,孫為民是沒辦法忽視他們的,既然不能忽視他們,到還不如把一切都交給他們,讓他們放手去幹,只要他們能幫著把‘北騎射營’的軍容帶出來就可以。到時候,即使他們都離開了,孫為民一樣有可用之兵。這五百人也許不會把自己當做‘北騎射營’的人來看,但新來的那一千五百人就不會這樣想了。孫為民為了加強他們的歸屬感,可是下了大本錢,為每一位士兵都打造了一把紫杉木長弓,並嚴令軍中之人但凡外出必須背背長弓。如此多日,路人只要一見到背背長弓的兵士,就知道它們是‘北騎射營’的人。長弓也就成了‘北騎射營’的標誌。

孫為民採用背弓的方法,就是想把自己的‘北騎射營’和蒙天的‘北膘騎營’區分開來,要讓士兵們自己感受到這種不同,從心底裡產生一種歸屬感,至於長弓的實際用處到成了其次。當然,習弓也是兵士們每天必練的科目,孫為民畢竟是個現代人,對遠端武器的偏愛是與生具來的。

他之所以採用長弓,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為了追求較強的彈力,就必須使用堅硬而不易彎曲的材質,所以必須要將弓身做得長一些,已增加韌性。這樣的弓不但威力大,而且還很省錢。相比之下,雖然複合弓一樣威力巨大,但必須採用了木、角、筋等複合材料增強彈性,費用就要貴的多,不適合普及。

要是拿長弓和複合弓做比較的話,長弓唯一的缺點就是不便攜帶,尤其不適合在馬上使用,騎射部隊一般都是採用短快弓的。不過這樣也好,孫為民正愁沒錢買馬呢,現在長弓一普及,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這筆錢省下來了。為了在軍中營造人人習弓的風氣,每一季都會有比試,已伍為單位層層淘汰,最中獲勝的一伍,將收到豐厚的物質獎賞。並在行軍之時,位列陣首以示榮耀。

軍中的事情就是如此,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子良和裡白各領五十人,子良的五十人都是輕裝騎兵,背短快弓已做斥候。裡白的五十人都是重甲騎兵,算是中軍護衛。規模都是不很大,孫為民的用意很明白,想看看他二人的統兵能力。至於軒轅宇,只好委屈他先管帳了,誰叫他精與算計,心眼又不大呢,這樣的人用來管帳正合適,太大氣的人是做不來帳房先生的。

過年了,歐陽鶴也帶了不少好東西趕過來,隨行而來的鬼魅一黨還真不少,都是給孫為民道賀來的。同時也是在給孫為民加碼,希望他‘孫大善人’能快點感動,近早把鬼魅入輪迴的事給了了。

貴客上門,難免又是一番折騰,孫為民連續陪坐了三天,他都恨不得把酒桌搬上坑頭,反正哪次都是不醒人事,到不如直接在炕上喝來的乾脆。歐陽鶴等人離去後,就是附近的官員鄉紳們了,人家已經等了好幾天了,孫為民也不好推辭,繼續吃喝吧,一直吃到正月初十才算得了些清淨,他就馬上開始著手準備出征的事。

皇上給廉王規定的百日之期馬上就到了,孫為民也從蒙天的軍報中嗅出了戰爭的味道,看蒙天的意思,局勢一但鬧大,‘北騎射營’和‘北膘騎營’都要東進,蒙天的話說的很明白,讓孫為民在三月初一以前完成演練,遠端行軍二千里,為期二十天。一天一百里,簡直就是在折磨人,大隊行軍哪能這麼快。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