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視了這小木屋幾眼,皺了皺眉頭,轉身責怪她身邊的崔韓山道:“韓山,我不是叫你給樸實情師傅找一個比較好的研究場所嗎?怎麼樸實情師傅還是住在這?”
那崔韓山被金月姬責怪,有點委屈地道:“早在前幾個月,我就給樸實情師傅找了一個比較好的場所,只是樸實情師傅一直不肯搬過去,我也沒辦法。”
這時那老者樸實情抬起了頭,對金月姬笑道:“月姬,你不要怪韓山,這是我自己的主意,我在這地方住了三十年了,有感情啊,想來想去,還是這裡好。”
轉頭又看見葉鋒、李音等人這些陌生人,不由眼中閃過一些詫異的神情。
“對了。”
金月姬笑了笑,對樸實情道:“樸實情師傅,我來向您介紹,這幾位是來自大月國的貴賓。”
一一向樸實情介紹了葉鋒、李音等人的身份。
而聽到葉鋒能為他提供紡車、織機改良方面的意見時,樸實情不由大喜,向葉鋒鞠了一躬,說道:“不知大人的意見是什麼?”
葉鋒早在進屋時,就仔細觀察了擺在屋中的那架紡車,這種紡車葉鋒當初在大月國的玉月城初見花怡時也見過,乃是屬於那種手搖單錠紡車,這種紡車在中國以前是屬於漢、唐時期又或是再以前的產物,紡紗能力低下,三四人紡出的紗僅供一架織布機之需,當然不能滿足需要。
而在中國現代的的氣流機器紡紗,限於生產力,當然在這異世界發明出來是不可能的,不過在中國宋、唐時發明的腳踏紡車和水力紡車,應該會很適用。
想到這裡,葉鋒心中一動,望了眾人一眼,發現大家的目光都緊盯著他,要看葉鋒如何說。
當下葉鋒微微一笑,淡淡道:“樸實情師傅,人力有時而窮,你為什麼不想想是否藉助外力?比如說,藉助腳力,又或是藉助外力,如水啊,風啊……”
樸實情全身一顫,立時雙目發出極為明亮的光芒,猛地拍了一下大腿,高聲道:“對啊。”
他在屋內走來走去,嘴中喃喃自語:“我怎麼就沒想到呢?這麼多年一直在手的方面下功夫,卻不知人不管怎麼樣,只有兩隻手。”
又猛地向葉鋒看來,顫聲道:“葉大人能否具體說說您的意見?”
屋內眾人見葉鋒引得這大月第一巧匠如此激動,都不禁對葉鋒刮目相看,而金月姬則是凝視著葉鋒,美目中閃著異樣的光芒。
最後,葉鋒對樸實情仔細講訴了關於在紡車和織機的一些自己的改良意見,首先,就是要把這種手搖單錠紡車改良成腳踏三錠紡車,這樣紡線速度至少提高了五到七倍。
本來葉鋒的本意是要把手搖單錠紡車改良成水力紡車的,因為與腳踏三錠紡車相比,水力紡車的錠子數更是大大增多,達到三十二枚,紡線速度比起手搖單錠紡車,更是至少提高了一百倍。
而且這腳踏三錠紡車是每晝夜只可紡棉七八兩,但這水力紡車卻至少一晝夜可紡麻一百斤,這是何等驚人的突破。
不過葉鋒此時也真正嚐到了“代溝”的侷限性。雖然樸實情是春水國最巧的工匠,但在和他講訴這手搖單錠紡車要如何改良成腳踏三錠紡車時,樸實情也是瞠目結舌,茫然不知所對,更不要說這種水力紡車了。
樸實情已是如此,更不要談其它人的反應了。
開始時葉鋒有點氣惱,這麼簡單的事,怎麼說,就不明白呢?不過後來他啞然失笑,要接受先進的文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以前在中國,腳踏三錠紡車改良成水力紡車時,不也是用了好幾百年?或許還達到上千年的時間,怎麼可能在這異世界,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按受呢?
以後再說吧,就先用這腳踏三錠紡車吧,至少速度已經提高了好幾倍。不管樸實情現在能不能接受這個腳踏三錠紡車,先把大致的圖紙畫給他再說。
而隨後葉鋒還和樸實情討論了關於織機的改良事宜,此時樸實情已是對葉鋒驚為天人,自然是對他言聽計從。
對於目前的織機,葉鋒已前也曾在花怡那見過,乃是那種席地而織的原始織機,先是用足踩織機經線木棍,然後右手持打緯木刀在打緊緯線,左手在作投緯引線的方式,這種織布方式如果紡車速度大大提高了,織布的速度自然是跟不上。
當下葉鋒便畫出草圖,向樸實情介紹了這種腳踏提綜式的斜織機。
和那種席地而織的原始織機不同,這種斜織機上有一個機架,經面和水平的機座成五六十度的傾角,操作的人既可以坐著織造,又可以一目瞭然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