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只要稍有耽擱,便會陷入匈奴鐵騎的重圍之中,那時,可就是必死無疑了。
當然,如果真能在出其不意之下,把肅慎峽谷給攻破下來,匈奴三大部落駐守地飲馬潭,因為所有的兵力,都在抗擊正面左路大軍的攻擊,當李壽率領一支兵馬,以奇兵之姿忽然從背後出現,匈奴三大部落的崩潰滅亡可在意料之中。
不過,就算如此,失去的和得到的幾乎相當,就是勝利,也是一場慘勝。
李壽這樣做,實在是太過冒險了,李壽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如果說,這個軍事行動計劃,是李壽在沒有出兵時,就跟景宗皇帝商議設定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消耗門閥豪族的實力那麼,也太過明顯了,而且,李壽這樣針對性極強的做法,早晚會被所有人知道,那時,門閥豪族鬧然起來,便是景宗皇帝也保不住他的性命。
李壽是一個步犧牲自己性命,而保全皇統的人麼?太尉陸平認為,李壽不是。
那就只有另外一種可能了,李壽想謀奪軍權,形成割據自立之勢,成為皇統、門閥豪族兩大勢力之外的一股新勢力。
這種可能是最大膽、最荒誕,同時又是最有可能發生的推測。
李壽曾擔任過西北大帥,主持過西北軍政,雖然時間短,但著實打過幾場勝仗,威望頗高,在西北軍中培養出來了一批心腹,回到京都任宗正之職後,又想盡辦法把他的一些門客,也送到西北州郡擔任實職,盡掌西北政務。
太尉陸平猜測,李壽在以前,之所以隱忍不發,是因為他有兩大顧忌,一個顧忌是,他擔心他要是太早的流露出謀求自立的意圖,皇統的門閥豪族兩大勢力,很有可能會聯起手來,先把他象碾臭蟲一樣碾死。
不過,這個顧忌隨著車騎大將軍龐休被謀殺,皇統和門閥豪族形成水火不容態勢,已經消失。
現在再想想車騎大將軍龐休之死,竟然是‘河蚌相爭,漁翁得利’,事情的背後,定然少不了李壽那鬼魅般的身影。
李壽還有一個顧忌,就是軍權的有效掌握,大齊帝國的軍制是很特別的,無實銜軍職時,就算是再高軍事級別的長官,也無權調動邊郡州兵,但同時,如果有了軍權實職,在行兵佈陣之時,可以暫時不聽從朝庭的號令。
這也就是所謂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不過,這個‘不授’,是要有勝利保證的,如果自行其事,卻打了敗仗,那便要接受加倍懲罰。
也就是說,擔任宗正之職時的李壽,如果想謀求軍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現在,李壽授徵北大將軍,右路軍統帥的實職,由邊軍組成的左路大軍,也在他的實權節制範疇之內,再加上以前擔任西北大帥,在軍中打下的堅實底子,他奪取西北軍權的機會已然成熟。
李壽,你也說的上是機關算盡呢,你的野心著實不小啊!
在看清看透李壽的一切佈局後,太尉陸平在心中冷嗤,因為李壽敢這樣做,定然是得到了部分皇族勢力的支援,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打壓門閥豪族的勢力,再建皇統威權。
但太尉陸平覺得,李壽和那些皇族勢力的人,都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有著數百年曆史形成的門閥豪族,豈是能輕易消滅的,門閥豪族的人,早已深入人心,深入各個階層了,再說了,打壓一批,難道就不會再起來一批麼,要知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
所以,事情的關鍵,還是在京都,還是在權力中樞的穩定,李壽,雖有才華,但目光卻侷限在區域性,而不是天下,所以那才華也有限的很,從長遠來看,定然難逃滅亡的命運,暫時便讓他先得意去吧。
再說了,李壽這樣一整,到顯出一個好處來,那就是皇族勢力和門閥豪族勢力的對壘,因為李壽此刻的忽然表演,緊張的態勢到是會緩和下來,這可是一個好事啊。
做為一代軍神的太尉陸平,更崇尚的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戰略佈局,動刀動槍,那是不得以而為之的事情,‘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那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太尉陸平雖然出身門閥豪族,但他更是大齊帝國的人,他絕對參考系不希望大齊帝國的內部,出現兵戈征伐之事,因為內鬥,無論哪一方獲得最終維特向量,最終傷損的都是大齊帝國內部的國力,都會給異族入侵中原造成機會。
建功域外,開疆拓土,那才叫本事呢,內部麼,大家鬥鬥心眼,發發小財,搞個偷襲暗殺什麼的,也就算是頂天了。
在把這一切都想清楚之後,太尉陸平便抱著看戲的心情,等待著李壽表演結果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