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
“問到點子上了。普通士兵利用它,裝備制式武器,可以發揮出相當與五階到六階的攻擊力,而特種部隊利用它所能造成的破壞,不會比這個世界的七階職業遜色。”麥迪文答。
“等等,你是說,一個大量五階和六階的軍隊??”沐刃馬上反應過來。
“沒錯,而我們雷締軍隊的組成,絕大部分是三階。”麥迪文接下說道。
“而且,這不只是軍隊整體實力比我們強大。在個體上,他們也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你在水藍星生活時,應該看過許多關於機器人地影視作品了吧。”
麥迪文說話間,空中的虛擬螢幕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形成一個個造型迥異的機器人。
“你現在看到的不是電影製作組的電腦特技,而是我們已經制造出來的真正機械人,專案名為單兵終極戰鬥載具,機械巨人裝甲的一種最強大的兵器。”
“不用吃驚,我想你也知道。水藍星的人類,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在動畫作品上讓人們接受機器人這一事物了。事實上不只是接受,國家軍工部也已經研究起機器人地可行性來。”
“機械巨人裝甲作為一個類人型的裝備,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靈活性。還有對裝備的適應性,要更換作戰用途,只需要更換一下裝備就可以大致做到。可以說是萬金油一般地存在。但它也有一個最明顯的缺點,就是太過脆弱。比如重灌坦克可以覆蓋700米的裝甲。但要是機甲裝備那麼厚的裝甲,那就會舉步為艱了。並且,機甲在戰鬥中可以遭受攻擊地面積過大,只要被擊毀中手部。腿部,或者頭部胸部之中的任何一個部位,戰鬥效率會立時發生明顯的下降。這在戰場上的那個混亂環境中。發生這種事簡直是必然地。而它遭受攻擊被破壞的機率比普通坦克大了約6倍。 比坦克高了六倍不止。 甲系統一直只處於實驗階段,從未投入過實戰。”
“這也是你為什麼看到影視作品裡。機器人委次出現,但現實卻從未曾見過的原因。”
“由此,水藍星各國發展出了不同方向地機甲方向。”
“最近美國率先透過相位力學與空間異位學地研究,創造出了一種名為相位轉移地能量裝甲。它是以能量在物體外表覆蓋一曾能量護甲,在這層護甲遭受攻擊時,以能量激盪出一層異位空間將傷害轉移抵消,而使得能量盾裡的物體不受絲毫損傷。並且,它地承受的上限無限高。通俗的說,就是隻要擁有能量支援護甲,那護甲就可以無限承受傷害而不被擊破。當然它也有缺點,就是傷害強烈,能源消耗得越快。”
“這層對現在最為尖端的能量射線類武器具有無可比擬的防禦性,對落後的實彈武器也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並且,它的大小也非常適合裝載在十米左右高度的機甲身上。所以,最大的難題解決後,機甲系統,被美國率先投入實驗研究。”
“他們的實驗機甲,由於相位轉移能量甲的存在,使得戰場存活時間變久,而可以讓機甲的靈活性充分發揮出來。在模擬戰鬥中,竟然能發揮出超過二十輛同期坦克的作用,甚至由於可操空性的大大提高,甚至可以讓操作能力極強的機師,讓機甲發揮更恐怖的效用。這根本不是呆板的坦克可以比擬的。”
“假若不是發生全面戰爭,可能導致水藍星環境加速惡劣,美國早已開展第三次世界大戰了。其他各國受於美國這種進展壓迫與啟發,也開始拼盡全力的研究起這種機甲系統,畢竟誰也不能保證武力最領先的敵人會一直保持和平。”
“而我們華國,由於能量研究的相對落後,轉而走向另一條發展道路。那就是遠古遺留的神話時代物質的破解。”
說到這麥迪文苦笑了聲,道:“我看到過那件物品,其實是神器。。”
“華國雖然沒製造出同樣的神器,卻在研究中偶然製造出一種無比堅韌的合金,可以說比 合金的效能好上八倍。而秉承華國的研究思想,單存靠物理防禦能力的機甲便實際製造了出來。而這種機甲,由於需要考慮到美國的機甲不需要考慮的抗衝擊性。所以裡面全部以實用為主,少除了許多尖端的微型儀器,改用其他方式代替,這使得故障率被壓到一個極低的程度。這讓華國的機甲,如果不是被擊中核心區域,就可以戰鬥至於機甲毀滅的最後一刻,不同於美國機甲那種只要遭受過多攻擊,就會自動沒了能源而失去戰鬥力。”
“在某個方面來說,兩個國家的機甲在戰場上發揮地戰鬥力其實是相若的。而世界其他國家也因以兩國跟風。和美國關係近的,便製造出技術相近的能量機甲,而和華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