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笑笑的豬圈建好了,暫時卻沒有去抓豬,農村一般都是春天抓豬,養到冬天殺了剛好過個熱鬧年。
林笑笑養豬雖然是為了賣錢,可要買到合適的小豬仔卻得先託人打聽好訊息。大家的交易一般還是傾向於熟人之間交易,如果熟人家裡沒有,也得有個可靠的中間人聯絡。
林笑笑要買小豬仔這不是小事,萬一買回來的豬養個兩天就病死了,這該找誰負責。她又不是學動物專業的,也不懂豬仔的好壞,只能儘量找熟人去買信用好的良心賣家。
林笑笑已經把訊息傳出去,剩下的就是等待。她在等待的時候也沒閒著,家裡可以多養點雞。春天一般賣小雞仔的才多,她同樣買不到小雞仔,但是可以求村裡人幫忙孵小雞仔。
洪大媽知道她要養雞後,主動去村裡打聽誰家的母雞在抱窩,她家想孵一窩小雞養。
洪大媽願意給錢,種蛋也由她出,很快就找到一家幫忙孵小雞。
夏天的酷暑已漸漸消散,小雞還沒有出生,秋收又要開始。家裡第一季稻大部分都交了公糧,這秋收才是一家人吃的多,鄉里人更重視。
夏收的時候稻穀裡有點小石子之類的,摻進去可能也就偷個懶隨它去,但是秋收大家都很認真,儘量爭取稻穀裡不要有雜物。
林笑笑和嫂子們一起下田割稻,洪大媽在家負責做飯,帶幾個孩子。幾個孩子們也不是真的天天就在家傻玩,他們也有任務。
稻穀攤在屋場前晾曬,他們要負責趕家裡總愛偷吃的雞,天上的麻雀也要趕,所以他們也不能四處跑出去玩,得老實坐在屋簷下守著。
家裡養的那條紅鼻子大黃狗也會守在家裡,它能幫著孩子們趕雞,家裡養的公雞太兇,孩子們太小,還鬥不過那隻好戰的公雞。
洪大媽在家裡也不能閒著,她要洗衣服做飯,家裡還養著兩頭大肥肉,屋場前的穀子也要時不時翻動。中間還要準備好茶水送到田間地頭,下地幹活的人可沒有時間跑一里多路,只為喝口水。
林笑笑戴著草帽穿著長袖幹活,秋老虎本來就還很大家,她又穿著長衣長褲,更是熱的衣服都溼透了。
“笑笑,你穿太多了。”劉二嫂見她熱的眉毛都溼了,忍不住提醒。
“二嫂,這谷灰沾到身上太癢,我這也是沒辦法。”林笑笑不想解釋她是為了防曬才穿長衣長褲。
她說谷灰沾身上不舒服,劉二嫂馬上不說話,因為這樣的人很多,但是大家還是要堅持在地裡幹活,也沒有誰矯情的能躲過去。
“笑笑,你讓老三在部隊努力幹,等過幾年,你們搬到城裡住,你就不用受這罪。”劉大嫂開玩笑道。
“大嫂,劉斌在部隊努力幹也要看機遇,這個事誰都說不好。他在部隊也不容易,我在家裡也不能天天閒著。”
“嗯,也是,不過也是老三有本事,你看你大哥和二哥,讓他們去,他們也不行。”村裡年年都有年輕人去參加徵兵,但是歷年來能被徵上的人卻很少。
偶爾運氣好有幾個人被挑中去了部隊,最後也不過是幹兩年轉業回來。劉斌去部隊已經有七個年頭,他運氣好一直留在部隊,雖然不能隨軍,但是他自己卻已經很滿足。
劉家人也很滿足,劉斌回來也是種田,在家裡種地能有什麼出息,還不如在部隊熬一熬,運氣好也就能出頭,還能帶著家裡其他人離開農村。
“大嫂,大哥他們也不錯,你看看村裡其他男人,咱們劉家的男人都不錯,沒有什麼不良惡習。”林笑笑是真的覺得劉家的人都不錯。
“那是,這也是咱們家管得嚴。我聽你大哥說,這還多虧了家裡傳下來的規矩,老劉家的人可以沒大本事,但是不能學壞。”劉大嫂嫁過來的時間最久,知道的事肯定比林笑笑多。
“是嗎?什麼規矩?”劉二嫂也沒聽過這說法。
“聽說我們家祖上是漢高祖子孫長*沙王后代,戰亂時期族人又搬到川地,我們家是太爺爺當年走不動,才獨自在村裡落腳安家落戶。我聽你大哥說,小時候他爺爺對他們管的嚴,反正我也不懂那些個道理,不過你大哥確實比村裡那些人好。”劉大嫂都是兩個孩子的媽,但是說起劉大哥,還是一臉甜蜜,看得出來夫妻感情確實是好。
“大嫂,我們家祖上還闊過?”劉二嫂只當大嫂講古吹牛,並不把這話當真。
“二嫂,誰家祖上都有幾門闊親戚,這祖宗再厲害也和咱們沒有關係,我們還是要面朝皇土背朝天。祖宗厲害沒用,還是要厲害才行,到時想吃肉就能天天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