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就轟動起來,議論紛紛。
如今的東海候沐風,早已不是當年倉促上任,沒有一兵一卒,沒有根基的徵東大將軍。不僅掌控著大千世界最出色的的兩座學宮,還統兵百萬,在東海郡和海外世界隻手遮天。隱隱約約的,有成為通天王朝頭號封疆大吏的勢頭,一旦他也起兵叛亂,那還得了?
“陛下,誅殺東海候沐風一事,宜早不宜遲,必須趁早做出決斷。如今,沐風已經羽翼漸豐,紀元學宮開始展現了超強的影響力,吸引天下才子。這個時候再不動手,一旦等東海候沐風真正羽翼豐滿,就沒人能壓制他了!”
上官羽大聲進諫,力爭給沐風加上一個叛逆的死罪,動用通天王朝的力量剷除沐風這個眼中釘。
可惜,他說得大義凜然,言辭懇切,端坐在上方的通天大帝卻不為所動。面無表情,由始至終都都沒有任何變化,只是淡淡地說道:“香山學宮源遠流長,傳承的是上古大地聖人的道統,號稱代表著天下讀書人的正統。一宮之主,鎮守一方的東海候,未踏入聖人境而被天下人封為紀元聖君的一代高手,就憑一封加急文書就要誅殺,滅其九族,上官羽,身為一個翰林大學士和象徵通天王朝正統的稷下學宮的宮主,你不覺得這樣過於冒失了麼?”
“陛下說得極是,但就算不馬上給東海候沐風定罪,起碼也要派人火速前往東海監察,查明真相,預防萬一。不然,等到沐風這個東海候當真起兵謀反的時候,就已經遲了!”
一計不成,上官羽再生一計。
表面上,大義凜然,一心一意為了通天王朝而cao勞;暗地裡,卻是渴望著藉助通天王朝儘早剷除沐風這個強敵。紀元學宮越強盛,就越發讓他妒忌和顧忌,無論如何,絕不能讓沐風掌控的紀元學宮迅速發展壯大。
此外,力爭馬上派人前往東海巡察,他還有一個私心,就是調查自己的得意門生公孫郎的下落。
當年,沐風上書修建紀元學宮時,為了制衡沐風實力的膨脹,他特意在早朝上發難,說動通天大帝派出一個監察使前往東海,監督紀元學宮的修建。這個至關重要的監察使,他掂量再三後選擇了自己的得意門生公孫郎。
本以為,憑著公孫郎的實力和聰明才智,到了東海後可以和沐風周旋,拖延後者的發展。誰能想到,這個得意門生一去不返,再也沒有任何音訊。根據徵東大將軍府的回覆,根本就沒見過公孫郎的蹤跡,也不知是路上出了什麼意外,還是被沐風暗中派人截殺,或者求囚禁起來了。
如果查明真相,是沐風下的毒手,那麼,將是在朝廷上發難,將他置於死地的致命的把柄!
如今,通天王朝雖然狼煙四起,頻繁出現叛亂,但暫時掌管兵部的上官羽勢力大增,供養了大量門客,隱隱約約的有在京城組建一個上官門閥的跡象。實力膨脹後,剷除沐風這個強敵的決心越來越強烈,尤其是得知沐風的勢力同樣迅速膨脹後,更加不能容忍他發展下去!都沒有任何變化,只是淡淡地說道:“香山學宮源遠流長,傳承的是上古大地聖人的道統,號稱代表著天下讀書人的正統。一宮之主,鎮守一方的東海候,未踏入聖人境而被天下人封為紀元聖君的一代高手,就憑一封加急文書就要誅殺,滅其九族,上官羽,身為一個翰林大學士和象徵通天王朝正統的稷下學宮的宮主,你不覺得這樣過於冒失了麼?”
“陛下說得極是,但就算不馬上給東海候沐風定罪,起碼也要派人火速前往東海監察,查明真相,預防萬一。不然,等到沐風這個東海候當真起兵謀反的時候,就已經遲了!”
一計不成,上官羽再生一計。
表面上,大義凜然,一心一意為了通天王朝而cao勞;暗地裡,卻是渴望著藉助通天王朝儘早剷除沐風這個強敵。紀元學宮越強盛,就越發讓他妒忌和顧忌,無論如何,絕不能讓沐風掌控的紀元學宮迅速發展壯大。
此外,力爭馬上派人前往東海巡察,他還有一個私心,就是調查自己的得意門生公孫郎的下落。
當年,沐風上書修建紀元學宮時,為了制衡沐風實力的膨脹,他特意在早朝上發難,說動通天大帝派出一個監察使前往東海,監督紀元學宮的修建。這個至關重要的監察使,他掂量再三後選擇了自己的得意門生公孫郎。
本以為,憑著公孫郎的實力和聰明才智,到了東海後可以和沐風周旋,拖延後者的發展。誰能想到,這個得意門生一去不返,再也沒有任何音訊。根據徵東大將軍府的回覆,根本就沒見過公孫郎的蹤跡,也不知是路上出了什麼意外,還是被沐風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