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已經快看不見的欽差隊伍了。
盧東籬還是太善良了,虧他做了這麼多年的官,居然對人心險惡還是認識不夠。就算他萬分小心,事先讓範遙當眾宣佈軍令,把私自出兵定性為奉令出征,可是他還是忘了,人在屋簷下的道理。頂頭上司要給手下穿小鞋,有的是辦法。就算定不了死罪。找你的麻煩那還不容易。
他微微一笑,眼神裡地懶散疲憊和冷漠森然同樣藏得無人可見。悠然轉過馬頭,隨眾回關去了。
盧東籬回京之前,奏摺就已經到了皇宮,趙王一見大悅,宮中開盛宴相賀。等到盧東籬回京獻俘,趙王更是無限欣然。
多年沒打過大仗的趙國,難得有這種風頭盛事,整個京城都興高采烈。張燈結綵。
漠沙族長老的覲見,請罪。奉上禮物,這一系列事情,都讓趙王極度歡喜。
雖說摺子上並沒有說盧東籬的功勞,但即逢此盛事,趙王對他自然也是印象大好,賞賜同樣少不了。盧東籬屢以無功不敢受賞而辭,趙王也不加理會。
盧東籬乘機上奏,稱漠沙族人生活艱辛,為絕陳人之念,宜厚加安撫賞賜。
趙王允之,親自下旨,不但恢復往年下賜給漠沙族人的財物,並且再加三成。
漠沙族長老,感激叩首直至額頭出血。更令得趙王自覺是聖天子威加四海,感覺好得要命。而京城一派歡欣氣象,滿朝上下,無不歡喜,很快就議到了對範遙的賞賜上了。
他做為一方邊帥,立此大功,當然要重重得賞。
最後議定是官升一級,但仍駐定遠關,掌一切邊事。趙王親自下旨嘉許,並載於邸報,通傳全國,令各處邊帥,以此為楷模。
其外的金銀財物,珠寶綿鍛等賞賜更是數不勝數。
盧東籬對此一直只沉默相對,絕不出言反對,只是在議定對範遙之賞後,出面為出征的將士請賞。
趙王心情正好,順口問一句出征的將軍是誰,得知是風勁節,覺得有些耳熟,有臣子提醒這就是那個打陳軍的商人,他才點頭:“嗯,此人雖是商賈,卻也有為國之心,倒也該賞。”
君王表了態,下面地官員自也隨聲附和,很快,有關風勁節以及所有參予戰事計程車兵,都擬了賞出來,當然與範遙所得相比,輕微了許多。
賞賜即出,就要挑選官員,代天子押運賞賜以及代表皇上去宣讀嘉獎詔令了。
趙王在朝堂上問哪一位臣子願去,盧東籬心中不由一動,出班自薦。
本來,他連續兩次以欽使身份去邊城並不太妥,但這會子趙王心情正佳,見誰都順眼,聽什麼話都順耳。見盧東籬自薦,也不由點頭:“也好,盧愛卿即曾逢此盛事,自然比旁人更清楚此戰地詳情,所有將士,功勞大小,你心中也自盡知,由你來代表朕頒下賞賜,亦合情合理。”
就這樣,盧東籬在極短的時間內,連續兩次,以欽差地身份前往定遠關。只不過,他沒想到的是,當他再次來到定遠關時,風勁節已經不再是將軍了。
第四部 風中勁節
第29章被貶
再至定遠關,範遙依然領眾將相迎,依然大排酒宴,相對,好象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一樣。看到有關風勁節的賞賜也只笑答:“風將軍又押糧去了,待他回來見了重賞,想必也是高興的。”
盧東籬心中頗為失望,有意在找王大寶暗中問一問。奈何有了上次的教訓,範遙把他的住處,就安排在自己的臥室附近,門口派了兩三隊親兵巡衛,美其為保護欽差大人,把他的房子看得一隻蚊了也飛不進。
盧東籬要到哪裡去,身後必然跟了一串範遙的心腹。其他的將士們,自是退避三舍,誰也不敢靠近過來,惹大帥不高興了。
盧東籬如此拖延了數日,一直不曾見風勁節回來,問範遙,範遙只說盧東籬來的時候,風勁節正好剛走,等他回來,至少還有十多天呢。
盧東籬身負欽命,自然不能長留,猶疑再三,只得動身離去。
範遙自然是敲鑼打鼓,客客氣氣地把他送出老遠。
盧東籬的欽差儀仗行出百餘里,到了一處村鎮,他下令全隊暫停前行。又讓手下去弄了一堆假鬍子,小心地貼滿了半張臉,倒把容貌遮掩了一大半,再換了平民服飾,備了一匹馬,隨便弄了幾樣貨搭在馬上,一個人復又轉回定遠關。
因無戰事,定遠關並不禁止通行。一天下來,也總會有十來個行商進出關防。盧東籬不顧手下地勸阻,匹馬隻身,來到定遠關外。
關前計程車兵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