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則情願舉國犧牲。貴軍退到三十里外,我國唯命是聽。”子反就在睡床上保證做到。第二天報告了楚莊王,楚軍真的退30裡外,和宋國停戰,雙方保證不再互相欺瞞,華元作為這項和約的人質到楚國居住。
後世將這一交戰規則稱之為“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歷史上最著名的戰時兩國使節以禮相見的故事是“彭城相會”。450年南朝劉宋與北魏發生戰爭,劉宋發起北伐,先勝後敗,戰略據點彭城被包圍。江夏王劉義恭率領軍隊死守彭城(今徐州),北魏太武帝想一舉打過長江,派出李孝伯為使節進彭城勸降。劉義恭派了張暢為代表與李孝伯談判。兩人都是當時的“名士”,互相代表各自的君主贈送禮品,儘管處在極其殘酷的戰爭環境,但他們在談判中卻仍然是文質彬彬、禮貌周全。這次談判本身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結果,可雙方的禮節及言辭,一直被後世譽為戰場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