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城距離三師城不過只有二三十里距離,騎馬而行最多不過兩刻鐘的時間而已。
遠遠的韓鈺就看見了三師城那緊閉的城門,城頭上插著唐軍的旗幟,刀甲鮮亮的大唐士兵站在城頭,密密麻麻的連成了片。
韓鈺雖然憨,但是他也知道此時可不能離城太近,不然將唐軍招惹出來那可不妙了,於是他下令道:“我們去海邊看看。”
出宮之前李世民專門吩咐韓鈺一定要去三師城附近的海邊看看,看看唐軍出動了多少隻船,這些船有多大。
只是韓鈺他們趕到海邊時,卻只看到了七八艘船,這些船的體積比艨艟戰船還要小上兩分,就這幾艘船才能運送多少人啊。
那些船上的人似乎發現了韓鈺他們,原本靜止不動的船隻,突然向遠處的海面上劃去,距離他們足夠遠後,才停了下來。
韓鈺透過這些船隻的多少可分析不出來什麼,他只是來執行李世民的命令,既然該查探的已經查探到了,他自然是要第一時間回城了。
“回城。”他招呼了一聲,便調轉馬頭向平壤城而去。
這些飛騎的動作自然瞞不過船上的那些人,等到韓鈺離開後不久,他們就派人前往城中向伍雲召等諸位將軍彙報此事去了。
大唐第一遠洋艦隊的船隻在佔領三師城後不久就已經向高句麗北邊而去,此時他們已經靠了岸,派出數個騎兵騎著日行千里的千里良駒向內陸飛奔而去。
東安城。
這座城池位於鴨綠江的西南方,距離海岸線有三十多里地,這座城池裡面的人都已經在大唐還未南下的時候就已經全部進入了國內城,是以這座城便成為了一座空城,數天前,唐軍分出5萬人來到了東安城,領兵大將是羅成。
這五萬人馬自然就是李密準備讓他們在艦隊的接應下第一批從海上南下的。
當從船上下來的幾匹快馬到達東安城時,早就得到吩咐計程車兵第一時間就把他們帶到了羅成的臨時住宅。
確認艦隊已經到達後,羅成便開始下達命令。
“傳令,全軍集合。”
他叫來自己的心腹,吩咐道;“你即刻帶人返回大營,告知陛下我大唐艦隊已經靠岸,請陛下即刻準備率軍前來。”
“是。”心腹即刻領命而去。
日落時分,羅成所率領的5萬人馬已經來到了三師城,遠處負責緊盯著三師城的齊軍飛騎看到這五萬人馬進城後,便飛奔而去。
平壤城皇宮。
李世民劍眉微皺道:“你是說有五萬左右的人馬剛剛進入了三師城,打頭的是羅字旗?”
李密麾下姓羅的將軍,只有羅成一人,如今看來羅成已經去了三師城。
原以為唐軍沒有船隻可以運送大批兵馬,可是現在數萬人馬從北方而來,他們自然不是插上翅膀飛過去呢,那就只能是大批船隻將他們送了過來。
既然他們可以將五萬人馬運來,那麼北方的那幾十萬大軍都都可以南下,到時恐怕平壤城也會像國內城一樣被唐軍包圍。
按照長孫無忌的分析,國內城連城牆都消失不見,很有可能是唐軍運來了那些他在長安見過的火炮。
若真是如此的話,這平壤城也未必守得住啊,既然那火炮能夠轟塌國內城的城牆,那麼不比國內城城牆堅固多少的平壤城又如何能夠阻擋唐軍的火炮之威呢。
守城未必能守住,但是若是離開平壤城,憑藉自己手中的這些軍隊那就更加不是唐軍的敵手了。
看來還是死守城池才是。
若是能有一支大軍和自己裡應外合那就好了,只可惜唯一可能結盟的盟友就是自己的三弟,憑自己對三弟的瞭解,他是絕對不會在此時出兵幫助自己的。
至於現在調集大軍攻打三師城那就更不可取了,一不小心就會被不斷南來的唐軍給包圍起來,到時那可就是腹背受敵了。
“韓將軍你去傳朕的旨意,從今日起城門緊鎖,任何人沒有朕的旨意不得出城。”
在這個唐軍隨時都會發兵圍城的當口,封鎖城門這也是必須的。
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李世民自然是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了,他派出宮中侍衛將朝中的大臣全部請來,準備商量一下如何應對唐軍。
從獨自領兵到現在,自己一直是以少勝多,但是面對這唐軍他卻沒有這個底氣,大唐人才濟濟,更有不少名將,如李靖之流,即使是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自己也不敢言勝,更別說現在居於下風了。
高句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