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必須回國了,高隆海想明白這一點後,就吩咐傳令兵去將各位將軍叫了過來。
這次為了攻打大唐,高句麗可謂是精銳盡出,這些將軍都是高句麗出了名的能征善戰之將。
進入大帳後,副將金元日疑惑道:“大將軍今日為何不攻城了?”
往日這個時候高隆海早就指揮大軍攻城了,所以金元日等人心中都很是疑惑。
高隆海示意眾人就坐後,他嘆息道:“諸位將軍,李世民率領大軍進攻我高句麗,本將軍今日召集諸位前來是商議退兵之事的。”
“什麼?”
眾位將軍譁然,居然有人去攻打他們高句麗了,而且還是李世民這個盟友,一時間眾人腦筋有些轉不過彎來。
等他們反應過來時,有人破口大罵道:“這漢人果然沒一個好東西,居然幹出如此背信棄義之事,若是被我抓住我一定把這個該死的李世民千刀萬剮,如此方解我心頭之恨。”
將軍鮮于越大急道:“請大將軍下令即刻撤兵回援吧,遲則生變啊。”
鮮于越是高建武的親信,所以他對於高建武的安危還是十分在意的。
高隆海皺著眉頭道:“鮮于將軍所言極是,本將軍也是想著早日回去救駕,不過??????”
“不過什麼,大將軍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你有什麼話快點說啊。”監軍宋安催促道。
能夠擔任監軍,自然得是高建武極其信任的人才可以,宋安自然也是高建武的心腹。
作為三十萬大軍的監軍宋安可是有很大的權力的,甚至他可以直接剝奪高隆海的兵權,所以高隆海對於宋安一向是客客氣氣的。
“宋大人,我們若是貿然撤兵,難保唐軍不會在背後追擊我軍,所以我們撤退時必須留下一位智勇雙全的將軍殿後,阻止唐軍對我軍的追擊。”
宋安微微點頭,自己雖然是監軍但是對於打仗之事卻不怎麼懂,但是這個道理他還是明白的,他看了一眼鮮于越。
鮮于越明白宋安的意思是讓自己領軍殿後,於是他主動請纓道:“大將軍末將願意負責殿後。”
高隆海大喜道:“若是鮮于將軍殿後,本將軍那就放心了。”
鮮于越既是一員猛將,也是國王的心腹,由他殿後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此時的高隆海並沒有什麼不該有的想法,在高句麗國內國王的威望可是很高的,在這軍中更是遍及親信,就算是高隆海有什麼不臣之心,也不敢表現出來,不然很有可能在睡夢中就被人給殺死了,而且自己的家人也不會有好下場。
所以他現在也是一心想著回去救駕。
高隆海一臉嚴肅下令道:“傳我將令,中軍和右軍即刻拔寨而起,速速回國,左軍5萬人交於鮮于將軍率領負責殿後,防止唐軍趁勢追擊。”
“是。”眾將抱拳行禮道。
陽信縣。
秦瓊站在城牆上,手裡拿著望遠鏡觀察著對面高句麗大軍的情況。
他昨日就收到了李世民大軍已經前往高句麗的訊息,所以他一早就來到了城牆上,想看看高句麗大軍是否也收到了這一訊息。
此時透過望遠鏡看到高句麗軍營內的動靜後,他確信高句麗人也已經得知高句麗被李世民攻打的訊息了。
一隊隊士兵從軍營內走了出來,他們的臉上都掛著焦急之色。
秦瓊注意到高句麗大營內還留下了一支軍隊,便笑道:“想不到高句麗人也不是一群蠢貨嘛,看來本將軍還得和你們演一場戲啊。”
高句麗的大軍已經離開了數個時辰,但是陽信縣依然是大門緊閉,沒有任何動靜,這讓鮮于越不禁產生了鄙視之心。
他對手下道:“這大唐人是不是被我軍給嚇破膽子了,我大軍都撤退了,居然也沒人敢出來追擊,實在是讓本將軍失望啊。”
面對龜縮不出的唐軍,負責殿後的五萬高句麗大軍都產生了輕視之心。
有一人起身對鮮于越獻策道:“鮮于將軍我軍不如緩緩後撤,觀察下唐軍是否會有異動。”
鮮于越當機立斷道:“好,就這麼辦。”
於是這剩下的五萬大軍拔寨而起,徐徐向北而去。
可是他們趕了半天的路,後方卻依然毫無動靜,鮮于越不無失望道:“看來再回國之前,我們和唐軍是連一場仗都打不上了。”
若是在回國之前能夠重創唐軍,那自己在軍中的威望就會提高不少,就算是未來接替高隆海的位置也不是沒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