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科舉(1 / 2)

小說:我欲揚唐 作者:執著於勤

吐谷渾和吐蕃之間發生了激烈的大戰,雙方死傷慘重,伏允希望大唐能夠幫助他打敗吐蕃。

吐谷渾是不斷在向南的發展,而吐蕃則是由南向北不斷擴大自己的領土,現在兩大勢力在邏些附近大戰了數場,最後誰也奈何不了誰,但是誰也不願意主動放棄邏些,於是進入了僵持階段。

雙方之間戰亂不斷,無疑是對大唐最為有利的,但是李密的目的可不僅僅是讓他們無法威脅大唐,而是要將他們全部吞併。

李密問道:“你們以為我大唐應該如何處理此事?”

在場這些人都知道李密的想法,所以他們自然明白李密問的是什麼。

吏部尚書王安道:“如今伏允年事已高,恐怕沒幾年好活了,他只有一個兒子伏順,伏順此人才能平庸,和其父相比可就差遠了,所以吐谷渾對於我大唐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威脅,而那吐蕃經過和吐谷渾多次大戰後實力也受到了極大的損耗,此時臣以為陛下應該答應伏允的要求,派出一支精兵進入吐谷渾,不過他們進入吐谷渾後卻不是真的要幫助吐谷渾對付吐蕃,而是設法削弱雙方的實力,為我大唐徹底吞併這兩大勢力做準備。”

一開始讓伏允向南發展,李密就是想著讓他們拼個兩敗俱傷,如今可謂是正中下懷。

伏允想著利用大唐的軍隊來打擊吐蕃,他的想法就是大唐的軍隊不可能長期駐紮在高原上,只要打敗吐蕃,整個高原就將會成為他吐谷渾的勢力範圍。

為了徹底打敗吐蕃,伏允不惜引狼入室,由此可見雙方的戰鬥已經是難捨難分,陷入了膠著狀態。

和吐蕃相比,吐谷渾有大唐在背後支援各種物資,但是這種優勢未必不會變成吐谷渾致命的弱點,因為伏允無法保證他和吐蕃大戰的時間過長後,大唐是否還會一直給予他支援,一旦來自大唐的支援斷了,憑藉他們吐谷渾自身的能力根本無法保證軍隊能夠長期遠征。

吐蕃的陣線拉的較短,他們各方面物資的支援更加容易,而且吐蕃本身的糧食產量等方面都比吐谷渾要強大的多。

在人口方面吐蕃也佔據優勢,而吐谷渾當年可是被西秦肆虐了很長時間,人口損失慘重。

經過這兩年的對外戰爭,雖然人口增加了不少,但是那些剛被征服的部落,在吐谷渾強勢時會乖乖臣服,可是一旦吐谷渾失勢,他們就會變成一頭兇殘的狼撲上去咬你一口。

自從將西域變成大唐的郡縣後,韓青雲並沒有閒著,他相繼或出兵,或支援內部某個勢力的方式對女國,勃律國等小國進行滲透,這一切都是為徹底佔領整個高原做準備。

“依朕看我大唐一方面應該讓韓青雲派副將謝映登率領5萬唐軍前往吐谷渾支援伏允,另一方面則是由韓青雲再派一名將軍率領整合完成的那原本屬於西域諸國的五萬軍隊,從勃律國出發一路向南吞併那些還未被吐谷渾和吐蕃掌握的部落,最終從西部形成對吐蕃的包圍。”

西域各國的軍隊現在已經變成了大唐的軍隊,只是他們還從來沒有為大唐征戰過,這次李密算是對這支軍隊的考驗了。

雖然西域人組成的軍隊暫時還無法成為大唐的主力軍隊,但是作為輔助兵團來使用還是沒問題了。

只要讓他們透過立軍功嚐到各種好處,那麼他們就會對軍功變得十分渴望,只要有戰鬥他們就想參與。

“公瑾。”

“臣在。”

“你回到兵部後就以兵部的名義向韓青雲下命令吧。”

“是。”

佔領西藏對於大唐來說一方面能得到不少牛馬,另一方面就是防止歷史上吐蕃攻破長安的情形發生。

此事議定後,王伯當的目光就落在禮部尚書獨孤朗的身上,獨孤朗衝他點了點頭後,出列奏道:“陛下今年的科舉即將開始,不知陛下認為應由誰來擔任這屆的主考官?”

科舉可是頭等大事啊,如今大唐正處於急需人才的時候,所以這科舉絕對馬虎不得。

李密想了想後說道:“朕看這一屆的科舉主考官就由楊昊和王安兩位愛卿共同來擔任吧,至於副主考的人選則由你們禮部和吏部共同商定,商議妥當後把名單呈給朕看看就是了。”

獨孤朗和王安齊聲道:“臣領旨。”

一上午的時間就在君臣議事中過去了,諸位大人和李密共進午膳後,這才出了宮。

半個月後,這一年的科舉正式開始了,今天是進考場的日子,天還未亮那些進京趕考的考生們就已經開始在考場外排隊了,那場面簡直就是人山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