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突然說出的這番話,李密感覺更像是李元吉對自己說的。
至於他是誰的影子,這點李密自然是知道的。
“來,先生我敬你一杯。”李元吉端著兩杯酒走到了李密的身邊,遞給了他一杯。
“多謝三公子。”
李元吉問道:“不知先生除了詩詞還擅長什麼?”
這才算是問到了正題,李元吉需要的是一個謀士,而不是一個詩人或者詞人。
“在下寫了一本書,名叫權書,還請三公子一觀。”
權書是北宋蘇洵所著,其涉及心術,法制,強弱,攻守,用間等。
這本書李密早已印刷出來,等著此時拿出來獻給李元吉呢。
李元吉從李密的手接過權書認認真真的看了起來。
“人有言曰儒者不言兵。仁義之兵,無術而自勝……”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
他漸漸看的入了神,這讓李密不禁又高看了他一眼,誰能想到在別人眼不學無術的李元吉,居然能靜下心來看一本書。
這李元吉可是給了自己不少意外啊。
李元吉終於合了手的書,看向李密道:“先生果然大才,當今天下三足鼎立,不知先生有何想法?”
“如今三方勢力大唐的實力已經成為了最強的一方,大唐擁有關之固,帶甲百萬,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如同那戰國末年的秦國,對於大唐只能徐徐圖之,短期內國公對待大唐只能選擇守勢,而不可主動進攻。”
“南方的大隋現在最想消滅的對手不是大唐,而是國公大人,因為如果不是大公子和二公子突然襲擊,現在洛陽恐怕已經復歸大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有先對付大隋,才能徹底地在原站穩腳跟。”
“江南乃富庶之地,如果能夠將其佔領,不僅可以擁有其財富,更加可以擁有一道天塹。”
“楊廣經過此次大敗,恐怕已經沒有北的心思,而他最大的問題是後繼之君了,在這一點我們如果善加利用,恐怕大隋有土崩瓦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