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可能同意和談呢。
要求被拒絕,曼斯菲爾德卻也不慍不惱。他下令由科洛尼全面統轄王都近畿的軍事力量,包括正規軍、民兵、警察部隊等一切,以拒叛軍。
科洛尼此前雖沒有上過幾次戰場,但卻對兵法很有研究,再加上與楚翔的交情,使得他向這位前輩學習了很多經驗,故而也可算是名將了。而他執掌兵權後的舉動,卻與曼斯菲爾德一世有很多相似之處——採取保守態勢,儘量不與叛軍正面衝突,以地方武裝零碎地與叛軍力量糾纏,靜靜等候時機的到來。
對於這種做法,朝廷中很多人不理解,背地裡甚至有人說:“簡直是一對烏龜君臣。”
·艾爾帕蘭會戰
零碎打擊一直拖到了斯楚瓦爾茲282年,在艱難的作戰中,雖然科洛尼親王的用兵方法初見成效,很大程度地使起義軍士氣下跌、糧草不繼,但實際上,真正的作戰仍然是以起義軍獲勝佔大多數。
正是在這種不利情況下,科洛尼等來了他要的時機。
斯楚瓦爾茲282年,格拉罕被連續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犯了他一生最大的錯誤:下令與王國軍作最後決戰。
對此金倒並無什麼意見,但格里芬卻大加反對。格里芬指出,起義軍成立剛剛5年,底子還太薄弱,經不起一場大的失敗。表面上他們一路高奏凱歌,實際上他們一直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因為王國軍有著近乎無限的補充兵員能力。他們在這個戰場上擊潰王國軍十萬,很快王國軍就能在另一個戰場再拼湊起十萬大軍。而起義軍只有這麼一點家底,拼光了,就輸了。
但是,腦袋發熱的格拉罕根本聽不進這些逆耳忠言,指揮軍隊強行進攻防禦堅固、準備充分的艾爾帕蘭城。在這裡,科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