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親身去往西方,考證那裡的文明。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景象,融合了血與火,正像是東方的黑暗時期,諸侯征戰不休。
西方文明的起步比東方晚了數百年,當盧恩王國建立的時候,西方才剛剛結束了混戰,進入較為穩定的封建時代。對這一段歷史,應參考盧恩王國學者夏建平的著作《縱橫大海的靈魂》,以及同時代學者唐君的《躍馬山川的遊牧人》。這兩部著作分別系統地記錄了在那個時代,大陸西方世界的海上與陸上文明的發展,以及其慘烈的戰爭過程。
在大陸西方,雖然氣候較為溫和適宜,但是地形坎坷、交通不便,可供耕種的土地並不多。大陸上多是山脈與丘陵,這阻礙了文明的發展與人口的增長。而一些大陸以外的島嶼卻有天然的肥沃土壤,所以西方的航海術發展較快,許多民族都在附近的海島上開闢生存地。幾個較為著名的大島包括達斯島、星辰島、巨人島等,島上皆是一片熙熙攘攘之象。
神歷*1029年,海盜之王魯比建立了西方世界第一個王國,即海盜王國。但是海盜王國與其說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是一個城邦聯合體,缺乏統一的法律、政治、經濟、文化基礎。魯比縱橫大海,無往不利,對理政治國卻是個門外漢。靠著開國君主個人威信而存在的國家,並不能長久。魯比的國家在他本人病逝後便崩潰了,西方世界重又回到了無數小國並立、戰亂不停的局面。
這個時代只為後世留下了統一的歷法、文字,以及以曆法、文字為基礎,充滿了傳說、夢想與謎團的第一次統一時代。
在海盜王國崩潰後的兩百餘年間,西方世界始終沒有再出現一個足夠強力的聲音,許多人悲觀地認為,亂世將無限地延續下去。但是在神歷1348年-1362年間發生的事件,為這種觀點投下了第一個變數——儘管當事件發生時,大部分人不這樣認為。
狼魂國,以白狼為圖騰,地處西方世界中部,地處西方世界中部、據有肥沃的伊爾平原。眾所周知,西方世界版塊破碎,大部分國家都是背靠大海、以海為生,而沒有出海口的國家,往往因而衰敗。而狼魂國,卻是一個罕見的內陸大國。伊爾平原日照充足,水資源豐富,物產繁多。種出的糧食往往可以供應全國之需,還能有所剩餘,可以用來對外出口。同時伊爾平原的地下有著各類珍貴礦藏,使得狼魂國在軍備上可以毫無顧忌。
神歷1348年,狼魂國被其國內最有勢力的家族——以背生雙翼的飛虎為家徽的虎魄家族政變篡位,歷史上稱為“虎狼之變”。篡位成功後,虎魄家族統治了狼魂國並改國號為虎——就只這一個字作為國號,通稱為虎國或虎之國,從這個國號中不難看出虎魄家族的雄心壯志和簡約作風。
虎國建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富國強兵,鼓勵農桑。第一代國王很有眼光,將軍隊的核心部分放到了騎兵上,一改狼魂國以步兵為主的作風。虎國向東方的胡蘭國購入大量良馬,並與本地的馬種交配,產生了一種新的戰馬,高大神駿,短途衝擊力強,虎國將之命名為飛虎馬。其中通體黑色的戰馬,衝擊力最強,虎國又專門馴養這種黑色飛虎馬,並在此基礎上,新建了一支騎兵精銳“黑風軍”。
在用一系列軍事改革大大提升軍隊的戰鬥力之後,虎國立刻改變了狼魂國偃武修文的作風,向四方國家進攻,開疆拓土。其第一個攻擊目標,便是在其西方的克朗王國。
這種尚武精神被虎國融入了血液,代代繼承下去,直到四百年後,虎國依然是公認的西方世界第一軍事強國。
在西方世界,能否擁有物產豐富的島嶼,是衡量國力的重要標準。強國往往以武力征服一個島嶼,把上面的居民收服(偶爾也有全部屠殺掉的悲慘事件發生),宣佈自己為這個島嶼的宗主國。雖然這個島嶼成為了該國的國土,但是在大多數統治者眼中,並不把島嶼居民作為自己的國民看待。他們強行要求該島出產某種物資以供自身所需,而罔顧該島居民的利益。宗主國與島嶼之間的矛盾日趨激烈,最終釀成了“外島叛變事件”。
神歷1350年,發生了一連串的大島獨立事件,被統稱為“外島叛變事件”。多個島嶼上的居民宣佈不再服從原宗主國的統治,自行獨立。於是在達斯島上出現了丹國、冰之國,星辰島上出現了星辰之國,巨人島上出現了月國。這四個國家因為都佔有了肥沃的土壤和易守難攻的島嶼,所以很快也發展壯大。其各自的宗主國都對叛亂的島嶼進行了鎮壓,但最終因種種不利條件,無功而返。於是,四個嶄新的國家誕生了。
在地理分佈方面,三個大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