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3 / 4)

策,甚至滅亡翎國,但永遠不要讓外人知道,是餘風為他出的計。也就是說,餘風拒絕在斯楚瓦爾茲貝特的朝廷之中擔任任何官職。第二,餘風可以幫他滅亡翎國,但他不許傷害霸王陛下,必須保證陛下的安全。餘風自己也不會獻上任何會危及霸王陛下安全的計策。第三,餘風需要大帝對我的絕對信任,但不想在青史上留下一個罵名,不想讓人說是他親手埋葬了自己的祖國。所以,餘風要求與大帝的所有談話,必須絕對保密,在場的不能有第三個人。

作為一名明君,哥飛大帝展現了他的胸懷,慨然允諾。從此,飛天鳳凰收斂了他的羽翼,在斯楚瓦爾茲貝特的巨大陰影之下,導演了一出毀滅的劇本。

·虎之死

斯楚瓦爾茲貝特帝國13年,霸王10年,哥飛大帝聽從餘風的建議,第二次南征。此時,他已經對翎國有了充分的瞭解,再加上餘風的幫助,對於這一戰,也有了信心。

按照餘風的計策,哥飛大帝首先把已擴充至一萬人的魔武騎兵分成二十隊,晝夜連環出擊,破壞翎國邊境的各種軍用設施,襲擊邊境小鎮。聽聞這個訊息的海法斯特果然按捺不住,率軍出擊。魔武騎兵故意露出破綻,引誘海法斯特深入追擊,終於將沙漠猛虎誘入了早已佈置好的死亡陷阱。

哥飛大帝親自指揮,一聲令下,伏兵四起。海法斯特左衝右突,始終無法突圍,最終被困死於此。但是,無論是他還是他的部下,自始至終,無一投降,全部奮戰而死。這也是哥飛大帝所始料未及的。由於全滅海法斯特所部消耗了帝國過大的力量,故而哥飛大帝最終決定就此收手,在洗劫了蘇克城之後,悄然偃旗息鼓北退,令聞訊親來救援的霸王撲了個空。

第二次南征看似沒有取得什麼好處,甚至有人認為是得不償失,但事實上,哥飛大帝與餘風所要的,不過是海法斯特的死亡或歸降,以斷翎國一臂而已。他們也確實達到了這個目的。

·豹之叛

同為薔薇五虎將,“風雲金豹”董飛一直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董飛為人,智勇足備,但是性格低調,不出風頭。他原是沙國將軍,在三國絞殺霸王的軍事行動中,卻被餘風巧舌如簧而說服,從此背上了叛將的罵名,在翎國中也多為人所輕視。唯有霸王與餘風信任他並肯定他,故而他與鄧仙龍等人關係不睦,卻與餘風走的很近且深得霸王信任。餘風的叛逃雖沒有影響他的仕途,卻在他心中留下了一個問號。

而餘風接下來要做的,只是把這個問號變成驚歎號。就在海法斯特戰死後不久,餘風給董飛秘密地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無法確知,但董飛在接信之後不久,便背叛了翎國,率軍穿越重重封鎖,北上投靠了斯楚瓦爾茲貝特帝國。成為這一年的第二件驚人事件。

這個事件的直接影響是,翎國進一步被削弱,斯楚瓦爾茲貝特帝國更加強大。而餘風與董飛,則背上了更多的罵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董飛之所以叛逃,只是出於對餘風的信任,他本人並不理解這樣做的意義。

·蛇之失

在薔薇五虎將中,還有一個與“風雲金豹”董飛類似的人物,那就是“千帆海蛇”張奇。張奇本是橫行於東海的海賊首領,這一點與餘風也有相似之處。在北伐沙國之時,海法斯特指揮全軍,屢屢受到沙國水軍的襲擊,為此而愁苦。餘風聽說之後,便給了海法斯特一個錦囊,建議他收服海賊為己所用,海法斯特聽從其計,便收服了張奇。翎國全盛之後,張奇列於五虎將之末,統領翎國水軍。

因為張奇不是被餘風直接收服的,所以與餘風的關係便不像董飛那樣密切。霸王對他也並不是全盤信任,他卻對霸王毫無保留、忠心耿耿,這也算是個奇特現象。

在餘風的計劃中,薔薇五虎將畢竟或多或少有著袍澤之情,除了鄧仙龍他必欲除之而後快,其他人都應予以招降。海法斯特的死戰,並非他的本意,對於張奇,他也是想先擊敗然後再招降。而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讓這些昔日袍澤再在斯楚瓦爾茲貝特團聚,更重要的是,這些將軍都是百戰之將,必受重用,這樣就可以形成一股不小的勢力,最終保護霸王不會作為亡國之君而被害。可見,餘風其實還是重情義的。

斯楚瓦爾茲貝特帝國14年,霸王11年,哥飛大帝第三次南征,水陸並進,他自己親率陸軍南進,餘風也在軍中。大軍不費吹灰之力攻克了蘇克城並以之為據點,海軍也在東海上南下配合。在這樣的情勢下,張奇當仁不讓,統帥翎國海軍迎擊。

餘風預佈下海上戰陣,以三面合擊之勢,完全可以輕易打敗張奇。但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