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討好著他這個兄長,以期以後能有個依仗。
他接受著寧昌的討好不覺得什麼,亦不覺得心疼,但若是這個人換成他疼愛的女兒,那就不一樣了。她希望他的昕兒以後活得恣意,不需要討好任何人,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過活,所以她必須有個同母的親兄弟來給她保駕護航。
還有鶯鶯,他長了鶯鶯七歲,以後很可能他會走在她的前頭。等以後他走了,他會下一道旨意,讓他們的兒子將她接到王府裡面去住,讓她可以安享晚年。
所以哪怕這一胎不是女兒,他以後還是會給鶯鶯一個兒子的。
徐鶯道:“我也想生兒子,生一個鼻子嘴巴耳朵像殿下,眼睛像我的兒子,一個以後會孝順我們的兒子。”
無論是皇宮還是東宮的女人,哪怕心裡想生兒子想的發瘋,卻輕易不敢直接說自己想生兒子,最多說的也是“無論是兒子女兒,我都喜歡。”好像說一句想生兒子就會讓人看穿她們的**一般,也唯有鶯鶯能夠這麼直白的說出來。
太子笑了笑,道:“好,我們就生個兒子。”說著又怕她又心裡壓力,又接著道:“不過你也不用著急,這一胎不是兒子,我們以後再努力就是,總能省下兒子的。”
徐鶯道:“我不著急,我一點都不著急。我想過了,我喜歡殿下,我以後會給殿下生好多好多孩子,有女兒也有兒子。”
她以前覺得生兩個湊齊一個好字就差不多了,生多了一來照顧孩子容易老得快,二來身材不容易恢復。但現在她想通了,太子這麼愛她,她怎麼能因為怕老得快和為了保持身材,就放棄繼續生孩子呢,孩子是她和太子愛的結晶,愛的結晶自然是越多越能證明他們有多相愛。
太子輕輕的拍著徐鶯的背,不再說話,過了一會,他又問起道:“對了,一直沒有機會問你,你來了這裡,昕兒你交給誰照顧了?”
徐鶯道:“我讓劉淑女幫我照顧了。”
太子皺了皺眉,道:“怎麼交給了她?”大概是第一印象使然,太子始終還是將劉淑女看成了皇后一系的人,對她,太子一向是不信任的。何況劉淑女的份位這麼低,怎麼能護得住昕兒。太子接著道:“怎麼不交給太子妃?”在他看來,不管從哪一方面說,太子妃都比劉淑女更能護得住昕兒。
徐鶯也不隱瞞,實話道:“比起太子妃,我寧願相信劉淑女。不管殿下對她的印象如何,但她卻是我在東宮裡唯一敢交心的人。”
太子皺了皺眉,他並不贊同徐鶯的做法。
徐鶯則又接著道:“殿下放心吧,我將芳姑姑、杏香、梨香都留下了,又將令牌給了芳姑姑。我還拜託了安陵郡主替我看顧著昕兒,臨來之前,我還去拜訪了楚國公太夫人,昕兒一定會好好的。”
在來之前,她幾乎是將所有能走的關係都走了一遍,只圖一個萬無一失。
太子也是嘆了一口氣,鶯鶯對昕兒的心不比他少一分,她的做法或許有自己充足的理由。何況太子妃,太子妃在大多的時候都會為大局著想,但有時候也不免有自己的小私心。也並不是很好的人選。
經過跟徐鶯同睡一夜,太子很不幸的是,竟然真的被過了病氣。早上一起開,喉嚨便幹得彷彿在燒,聲音也變得嗡嗡聲。
開始去請杜邈的時候,只是為了徐鶯而請的,杜邈並不知道太子也跟著病了,一進來便抱怨道:“殿下你可真會小題大做,小小一個風寒,你就要請動我親自出馬。”
直到太子說出“麻煩杜先生走這一趟”聽到太子的聲音時,杜邈才訝異的道:“喲,沒想到殿下也病了。殿下的身體關乎朝廷社稷,請我出馬倒不算小題大做。”
而後替太子扶了脈,接著抬頭看著太子道:“殿下,我看你該好好調養一段時間了。雖說你身體底子好,但因為染了疫病一段時間,身子也是虧了元氣,若不然,這次也不會輕易過了病氣。不過是藥三分毒,藥補不如食補,我給殿下開幾個藥膳方子吧,慢慢調理著,二三個月也就將元氣調理回來了。”
等看過了徐鶯後也是道:“還是那句話,是藥三分毒,娘娘懷著孕不能輕易用藥,同殿下一樣,身上的病也用藥膳來治吧,順便調理身體,保管你以後生個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的兒子。”
而後,徐鶯和太子便過上了每日一人端一碗藥膳當飯吃的日子。
不過說回來,杜邈的藥膳確實管用,治療感冒比薑湯還有效。而太子,徐鶯更是看著他的臉色一天比一天紅潤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
最近有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