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3 / 4)

小說:皇妾 作者:大刀闊斧

慢慢平息了過了就算了。

只是沒想到的是,流言越演越烈,最後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有御史一狀將景陽長公主和何郭氏的孃家德慶侯府給參了。

參景陽長公主的是縱容兒媳婦做出危害皇家子嗣的事,參德慶侯府則是沒將女兒交好,將女兒教得無《女則》《女訓》之德,無賢婦淑女之範。

郭後雖然早在風聲剛出來的時候就將何郭氏的母親自己的孃家大嫂叫進宮來訓斥了一頓,又給正在禁足的何郭氏賞了《女則》《女訓》,外家一把戒尺,明晃晃的訓戒之意了。郭皇后還想將太子妃和徐鶯也叫進來安撫一下,將事情都做全了。結果太子妃將皇后的宣召給拒了,我家三閨女病了,病得很嚴重呢,兒媳婦就託個懶不進去伺候娘娘了,娘娘您要原諒啊。郭後無法,只能賞賜下一堆的賞賜給了三郡主和徐才人,以示安撫了。

只是這種事後找補的行為,在有人故意在這件事添柴加火的情況下,到底還是沒有多大作用,輿論一邊倒的倒向了東宮。

這個時候太子出來說話了,太子道,其實這不關景陽長公主的事啊,景陽長公主是我的親姑姑,三郡主是景陽長公主的侄孫女啊,她怎麼會想要害三郡主呢,至於說德慶候府沒有將女兒教導好,想來是姑娘家的資質各有差異,德慶候夫人必定是曾經好好教導過,只是何郭氏這個人的資質太差了,沒學好。

所以,這不是景陽長公主的錯,也不是德慶侯府的錯,只是何郭氏的錯。

百官聽著,紛紛誇讚,這個太子寬厚孝悌啊,純善仁愛啊,受了這麼大的委屈,結果還替景陽長公主和德慶侯府說話,簡直是以德報怨啊,這樣的人,他不做太子誰做太子。

於是最後,景陽長公主沒事,德慶侯府也沒事(至少表面沒事),只有何郭氏有事了。她的誥命被奪了,從正四品的恭人變成了白身一個。

別以為皇帝對她就沒有意見了,三郡主怎麼說都是自己的親孫女,何郭氏不過是妻舅的閨女,誰親誰疏還是分得清的。連帶著對惡人先告狀的景陽長公主這個姐姐都有些意見了,景陽長公主幾次遞牌子求見,想要解除一下跟皇帝弟弟的誤會,結果都被皇帝給拒了。

而何郭氏這邊,被奪了誥命還不算,偏偏屋漏逢夜雨。何大奶奶家世比不過何郭氏一直不得景陽長公主的喜歡,連原本應該由她來管的家都被何郭氏管了,何大奶奶委屈這麼多年心裡能平衡才怪。於是何郭氏一被奪了誥命,她除了哈哈大笑了兩聲誇老天有眼之外,她順勢提出府裡的賬目不對然後大刀闊斧的查賬,最後查出公主府的賬目有好幾萬兩的虧空,然後她又叫齊了丈夫,將賬目捧到景陽長公主跟前去了。

景陽長公主雖然暗惱何大奶奶搞出這麼多事來,但這個家以後畢竟是長子的,何郭氏虧空那就是在虧長子的銀子,當著長子的面景陽長公主不好太過維護何郭氏,免得母子生隙。於是最終景陽長公主允諾以後都由何大奶奶管家,又讓何郭氏用嫁妝填了一半的虧空才算完。

何大奶奶對這個結果是有些不滿意的,憑什麼只填補一半的銀子啊,怎麼也要全部填上了,不過她這次已經將景陽長公主得罪狠了,也不敢太繼續揪著這件事不放,不管怎麼樣,能得回管家之權已經算不錯了,要不然讓何郭氏繼續管著,等到他們繼承公主府的時候,公主府早就被何郭氏搬空進二房去了。

但不管怎麼樣,三公主受驚這件事在此落下帷幕。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而此時在東宮的正院裡,太子正跟太子妃說話。

太子道:“徐氏生了昕兒有功,我打算將她的份位提拔成選侍,太子妃覺得如何。”

徐鶯生下的只是女兒,提拔成選侍,太子妃覺得有些過了。但她到底不將一個選侍的份位看在眼裡,加上三郡主受驚的事,太子未必沒有在心裡責怪她沒有看顧好三郡主,所以也不想令太子不喜,便道:“應該的,那我明日就遞牌子進宮跟宮裡稟報一聲,讓內務府改了她的玉碟吧。”

東宮有份位的嬪妾都是有品級的,都要上皇家的玉碟。這就跟民間納良妾要立下正經的文書一樣,上了皇家玉碟就說明你是正經的二奶,不是通房丫頭之流。

太子點了點頭,又道:“徐氏和昕兒這次受了委屈,我看將徐氏的份例升一級,跟著趙氏和柳氏一樣吧。這也不過是多費幾匹布多花幾兩銀子的事,也算是對徐氏的補償了。”

太子妃在心裡吸了口氣,跟趙氏和柳氏一樣,那就是太子嬪的份例。這說是多費幾兩銀子的事情,但外人看著就不一樣了。太子心道,太子對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