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檔次,那就只好讓她們自求多福了。
古代由妾扶正之妻,基本都與原配之妻有關係——比如說,隨髮妻媵嫁而來的姬妾。如《紅樓夢》中的平兒,高鄂續本中讓賈璉扶平兒為正,可不敢讓他扶秋桐為正。再如漢朝大將軍霍光,他扶正的妾室霍顯,就是原配東閭氏的陪嫁丫頭。另外就是嫡妻生前認可之妾,這種妾往往生有兒子之妾。
而妃嬪升後,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兒子的妃嬪,是難以立後的。如衛子夫,如武則天。明嘉靖帝無故廢后,另立無子之妃,便成就了他“昏君”的名聲。
按宗法制度,皇后所生的兒子才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而且繼承權由大及小,皇后所有的兒子孫子都死光了,才輪得了姬妾所生的兒孫。
姬妾如果想為兒子搶繼承權,就必須先幹掉皇后;而皇后如果想為兒子穩固繼承權,也一樣必須幹掉試圖取代自己的姬妾。
因此,漢宣帝第三次立後,便選擇無子之妃,就是為了不讓皇后有親生兒子搶掉自己前妻之子的皇位。
明朝朱元璋,嫡長子死在自己前頭,他放著成年的大群兒子不理,非要立長孫為帝,正是為了“嫡子嫡孫為重”的宗法制度——那些成年的叔父輩,都是小老婆生的,不算數。
因此,宗法制度和姬妾制度促成宮廷鬥爭,那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