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小說:千金記 作者:悟來悟去

,曾經給她取了個佛名兒,叫性慧。

性慧=幸會。

反正宋嘉言挺懷疑老和尚的來歷的,不過,懷疑歸懷疑,宋嘉言也沒去試探著認個親啥的。而且,以往他與兄長來廟中為母親上香,老和尚從未出面相見,估計是嫌他們佈施給的少呢。

唉,說是和尚,在這清山秀水的廟裡住著,受的卻是紅塵香火。久而久之,和尚也勢利了。

做完道場,宋老太太還要去抽籤問福,這也是慣例了。老太太向來迷信,若抽到好籤,真個能樂呵個十天半晌。當然,老太太從未抽到過上上籤以久的籤。

宋嘉言一直懷疑是不是那一筒的竹籤都是上上籤。

宋老太太招呼大家一道去,武安侯夫人沒這興致,一家子先走了。小紀氏也有些迷信,對幾個孩子道,“你們要不要也抽個籤?”今天對著個牌位行妾室之禮,實在叫小紀氏心有不爽,搞的她也想對著佛祖問一問前程了。

宋老太太道,“別叫他們了。這些孩子個個古怪,都不要抽籤的。”抽籤問佛,是宋老太太的樂事,不過,宋嘉言向來不好此道。都是騙人的,抽籤就要解籤,解籤的時候,好籤要給佈施,若是抽個下下籤,唉喲……後面的事兒就多了,這時候和尚就要出來傳授你避災消禍的法子了,反正這些法子,多是要你破財免災的。

孩子們都不抽籤,宋榮也從不幹這事兒,就在外頭等著。過一時,宋老太太、辛老太太一臉喜色的出來了,小紀氏隨侍於後。不待兒子問,宋老太太便手舞足蹈、得意萬分道,“我跟你舅婆的都是上上籤,你媳婦的也不差,是個中籤。”說是不差,小紀氏卻是顏色勉強。不必想,與上上籤相比,這中中籤的落差肯定大了。

宋榮奉承了老太太幾句,就要帶著一家子下山。方丈親自出來相送,溫聲道,“老衲看府上一派欣欣向榮之象,諸位老太太、太太、姑娘、公子皆是一臉福相。福澤久遠,尚在日後。”

宋老太太立刻當真,喜上眉梢,歡喜萬分,“承大師吉言了。”

宋嘉言直在心內大翻白眼,每年往廟裡撒這些銀子,再得不了幾句吉利好話,銀子還不如去餵狗呢。

過了正月十五,便是過了年。

宋榮正式請接到府中的呂嬤嬤來教導家裡女孩兒的規矩,呂嬤嬤自到了家裡,小紀氏就胃疼。

氣的。

初時宋榮一口應下,說他要出去打聽教規矩的嬤嬤,小紀氏還以為宋榮有了不得的人選,卻未料到竟是呂嬤嬤。

倒不是小紀氏與呂嬤嬤有什麼過節,單是呂嬤嬤出自武安侯夫人身邊,這一點,小紀氏便不喜歡,心裡彆扭。好在宋榮於家中積威日久,這樣鄭重其是的接了呂嬤嬤來,給呂嬤嬤與梁嬤嬤一樣的待遇,小紀氏自然不敢明面兒上發作呂嬤嬤,甚至,她不能表現出半分不悅之色。

且不說這是宋榮親自從武安侯府請來的,便只憑呂嬤嬤是嫡母身邊的老人兒,小紀氏便得要敬重三分了。

胃疼了幾日,還得忍了。

其實,學規矩倒並不算累,每日下午一個時辰而已。

在宋嘉言看來,呂嬤嬤是個不錯的老師,她性子溫和,說話也是不急不緩,透著一股子從容的味道。呂嬤嬤溫聲道,“大家閨秀,起立坐臥,皆有其度。其實,這些還只是皮毛。真正在宮裡,一舉一動也沒人去拿著尺子比量,所以,老爺命奴婢教姑娘們規矩,並不是要把姑娘們教成規矩模子,而是想姑娘們明白,何為大家氣派。”似宋家,雖是根基淺些,宋榮官職不錯,又有幾門好姻親相幫,平日裡走動的也有公門侯府,孩子們自幼便開始跟著長輩出去走動,若是規矩差些,不待呂嬤嬤來,早便給人笑話死了。所以,宋家姐妹的禮儀還算不錯,只是少了一分精細而已。

“先說看人時的眼神,一定要有底氣,萬不能露出那種怯怯的、不知所措的神色來。要坦然、坦蕩,姑娘家縱使臉皮薄,易害羞,不過,害羞也要分時候。若見人時,總一幅羞羞怯怯的模樣,便會給人以小家子氣的感覺。”呂嬤嬤道,“眼正心方正。”

“再有,說話時,不要急,不要快,也不要慢,得溫婉、從容。”呂嬤嬤看一眼宋家姐妹道,“這些日子我冷眼旁觀,大姑娘說話時太急切,二姑娘太柔和。辛姑娘就做的很好。”

接著呂嬤嬤又說了一堆東西,這只是頭一天上課,也就大家熟悉一下。初始,呂嬤嬤主要是教導大家走路時如何優雅好看。

呂嬤嬤原以為宋嘉言瞧著性子急,很受寵愛,人也有主見,頗有幾分霸道,怕是不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