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湊震天響的號角與鼓聲響徹在夜軍上空,進攻訊號的號角,與傳達命令的鼓聲傳入每個將士的耳中。
一改方才輕緩姿態,拿著長槍與劍,嘶吼著衝向陌軍陣營,與此同時密密麻麻的箭雨朝陌軍襲去。
大戰在這一刻迸發。
李帥第一時間讓人打鼓傳達命令。
陌軍嘶吼著衝向敵軍,在接觸的那一刻,迅速向兩側一邊與敵人廝殺一邊想形成包圍網。
鶴翼陣陣型主要是形成包圍網才能發動陣型,以將軍帶領重步兵為兩側,如鶴的翅膀般能靈活防守與進攻,同時中間與衝鋒部隊,以弓箭手遠端來吸引大部分火力,後側防守為主,整個陣容進攻性極強,且鬆弛有力,經過將士的密切配合,很是靈活。
但秦軼顯然想到了包圍這一點,讓人打鼓傳令與陌軍的兩側交戰牽扯住他們,又傳令弓箭手射向中間部隊。
李帥見次一拳砸向城牆,又被大長老占卜到陣型!
壓下怒火,冷靜的讓人傳令。
本在兩側與敵人交手的重步兵,聽到鼓聲慢慢向中間部隊合攏,改為鐵騎進場向兩側突圍。
就在鐵騎現身的那一刻,敵軍鐵騎也立馬進場,緊接著巨型弩剪朝陌軍襲來。
縱使陌軍拿盾抵擋及時,可依舊死傷慘重。
戰場進入膠著狀態,李帥幾次想形成包圍網可都無果,反而逐漸快讓夜軍形成鶴翼陣,忙讓人打鼓傳令改為鋒矢陣。
鋒矢陣可抵禦敵軍兩側壓力,衝鋒部隊以重步兵為首,呈以箭頭姿勢進攻,中間為弓箭手,是一種突圍陣型,弱點是後側防守弱。
李帥本想先用鋒矢陣突圍,之後在擺出鶴翼陣,可誰想重步兵剛在前方聚攏,後方便被敵方鐵騎襲擊。
心裡一緊,不妙,中計了!
該死的小崽子,故意想擺出用鶴翼陣的模樣,讓他使出鋒矢陣,在趁機襲擊他尾翼!
忙傳令,讓一半弓箭手朝後射箭,成功逼退敵方鐵騎,可敵方重步兵又拿著盾進場,想把他們包圍其中。
李帥見機行事,依舊讓軍隊形成鋒矢陣朝前方進攻,在傳令兩側一邊與敵軍交戰,一邊慢慢形成包圍網,後方以中間位置弓箭手壓制。
秦軼並未傳令擺陣型,只是一直破李帥的陣型,縱使如此李帥依舊應付吃力。
這小兔崽子就跟能讀懂他心思似的,想用什麼陣型,立馬派兵去牽制。
幾次下來,別說陣型無果,損失已經萬餘人。
讓人把曹洲放出,他善戰可不講戰術,只帶著人不要命的進攻。
這種性格最善對付秦軼這種謀算者,再精於算計,可在強武力下也足夠喝一壺。
果然,曹洲進場拿著大刀手起刀落,不一會便殺敵無數。
曹洲帶的兵與他性格一樣,都是隻講武力不講腦力的武夫,千人隊伍不一會便破了秦軼突圍後方的招數,給李帥留出形成鶴翼陣的時間。
秦軼站在高臺縱觀全域性,眸子朝後方看去,雖看不清人臉,但不用想也知是曹洲所為。
這莽夫可是個棘手的存在,根本不講戰術只知道殺,他鄙夷他的同時,也對他有些沒辦法。
不過,皇上來信只說有鶴翼陣與鋒矢陣,想來李敖今日也會只用這兩種陣型,既然知道那就好破。
鶴翼陣只要牽制住兩翼,鋒矢陣的弱點在後方,雖現有曹洲守在後方,但總有精疲力盡的時候吧……
接下來戰場陷入膠著局面,一人擺一人破,兩種陣型在戰場接連變化,烽煙四起,嘶吼聲震天,還有那滿地的屍骨未寒。
李帥幾次陣營還是未成型,一直受壓制狀態,死傷也屬陌軍最為嚴重。
從一開始秦軼知曉他的戰術後,陌軍就處於下風,被他一直壓著打。
兩軍對戰最講究戰術布控,從一開始的交手到後面的陣型變化,或用陣型破解敵方陣型,起初雙方是不會料到對方的舉動,只能從陣型的逐漸形成知曉與破解。
但若一開始就被知曉戰術,敵方已經有了破解之法,先一步取得先機,後面只會落得戰敗的下場。
李帥被大長老氣的差點失去冷靜,該死的巫族該死的紀離殤!
這一戰持續到日落西山才以陌軍落敗結束,打鼓退兵,夜國並未繼續猛追,可等晚上再次重整旗鼓發起進攻。
接下來兩日雙方都在戰亂中,無論李帥想出什麼刁鑽陣法,總會先一步被秦軼知曉且破解。
兩日內陌軍損失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