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還真別說,別看黑虎門的那幫弟子們功夫不怎麼樣,他們師傅確實是厲害。”
“哼,厲害又怎麼樣,我早晚有一天比他還厲害。”
一股子傲氣不知不覺間在藍衣少年的心中飄然而出。
藍衣少年,自幼喪父,同一年,母親又因承受著喪夫之痛加上一路的奔波勞碌,最終得病而死。三歲的他被好心的鄰居收留,漸漸地長大。
因為沒有父母,他自小就被人恥笑,欺負。
可那又能怎麼樣呢。沒有人可以傾訴,沒有人能去關心,所有的一切只能讓他自己一個人去承受。
他常常在半夜裡夢到自己的父母,可是他卻看不清他們的模樣,因為,他確實不知道他們長什麼樣子,他多想見見他們,哪怕是一面。
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最簡單的事,對他來說,真的好難好難。
想到自己的身世,那少年心中一陣苦澀,高傲之氣愈發的濃了。他在懷中掏出一封信,是他娘臨終之前寫的:
“凌兒,娘不在了,自己照顧好自己,努力學武,長大了要向你爹一樣,做個頂天立地的人,保家衛國。”
每次受到欺負時,少年總會拿出這封信,看看母親囑咐他的話,因為,這些話,會給他活下去的勇氣,和為之努力的動力。
他,叫李凌。
………【第二章 《築基》】………
李凌走在街上,想起黑虎門那個大師兄的嘴臉就生氣:“牛氣什麼啊,長得跟頭豬一樣,一身武功爛的跟條狗一樣。”
其實李凌的武功是不錯的,雖然沒有人教,但憑藉他驚人的毅力,十多年來又偷學了不少的功夫,平常的江湖人士根本不是他的對手,甚至連普通門派的掌門也只是能和他打個平手。奈何,這黑虎門的掌門卻不是一般人,他早年在少林學藝,因觸犯門規被逐出山門,後加入天魔教,做了一個分壇的副壇主。因殺人太多,常常仇家批次上門,但憑其武功還是足以應付。不巧的是,有一次他殺了一個大家族的少夫人,得罪了大人物,無奈之下,只得退隱江湖,在這個不起眼的地方立了一個小門派。李凌這次只是踢到了一塊鐵板上。
按理說,單單只是偷學藝而沒有老師手把手教的話,一般人不會有李凌這般的功夫,奈何他卻又一個好父親。
在李凌的母親去世時,給他留了一本書,這也是李文悲所修煉的內功心法,雖然沒有什麼招式,但畢竟內力是武者的根基。而李文悲武功能有當時的造詣,說到底卻是這本心法所賜,此內功心法名為《築基》。其實說到底,這本書連內功心法都算不上,只是教人應該如何吐息,如何運氣,如何行走,如何臥睡。放在平常武者的眼裡,這本書根本沒什麼價值。
自李凌八歲能識字起,便學習這本書,按照書上寫的,衣食住行,一絲不苟。在修習期間,李凌見識的多了,也發現這本書好像也沒有什麼用。但他一直都認為自己的父親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母親的那封信上也是這麼說的,而這本書又是父親留下的,那肯定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所以,他也就沒管別的,只管埋頭苦練,就這樣,一堅持就是八年。
事實證明,他的堅持是對的,這並不是一本普通的書。
在chūn秋戰國時期,古代醫家託軒轅黃帝之名著《黃帝內經》一書,此書分兩部,一部為《靈樞》,一部為《素問》。然而,《素問》中有一《長生篇》,講的是人們如何養生,如何伸息吐納。
至秦朝時期,有一武學聖人,在研讀《黃帝內經》中《長生篇》時,發現其內深含武學之理,加之自己對武學的感悟,創出《築基》一書,後又將《黃帝內經》一書中的《長生篇》毀去,致使素問中殘缺一篇《長生》,而留下《築基》一書流傳於世。
普通的武學內功心法,只是教人如何運氣,如何奪天地之jīng華為己所用,而天地之力又怎能是人所能窺取的呢,即便窺取一二,人靈與天地之靈更是不可同rì而語,不能相容,故以此練法,只是強大外身,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的體質。
而《築基》一書結合醫、武至理,從根本上改變人的體質,一切力量皆是以自身為基礎,由自己的力量來轉化成內力,然後注入經脈,改變經脈。這樣不僅能得到適合自己的內力,更能改變體質,激發人的潛能,使自己練任何武功都事半功倍,實乃一部不世奇書。
而李文悲當時得到這部書也是機緣巧合。
在漢朝時,這部書曾幾度引起武林之亂,漢武帝於是下令收取這部書,派五千兵馬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