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不遠處,幾名內閣閣老們互相較勁。
首輔和次輔不至於親自披掛上陣,他們的擁躉向乾元帝進言,爭論誰更有資格接任三輔的位置。
首輔因得了訊息,顯得不緊不慢,成足在胸,次輔也力求冷靜,本來他監掌翰林院,誰知尹薄意回京後不求入閣反倒去了翰林院做掌院,致使次輔的權利大幅度縮水。
“陛下,臣以為尹掌院功在社稷,足以入閣。”
次輔見打不開局面,迫不得主動站出來推薦尹薄意。
乾元帝道:“首輔推薦禮部尚書,你推薦尹薄意,你們兩個意見不一樣,讓朕實在為難。”
如果首輔和次輔鐵板一塊,乾元帝就不僅是為難了。
“兼聽則明。”乾元帝回頭問道:“何貴,你贊同誰入閣?”
任誰也沒想到,這麼重要的事,乾元帝會詢問何貴的意見,何貴算什麼?連鄉試都沒過……乾元帝問何貴,還不如問顧三少,起碼顧三少不會在這上諫言。
次輔眼珠亂轉,顧三少去了哪?
怎麼沒看到?
首輔摸了摸鬍鬚,眼底的信心十足,何貴已經私底下透過訊息,乾元帝極有可能聽從自己的建議。
何貴站在門口,聽見皇上的話。上前一步道:“臣認為禮部尚書可入閣。”
“為何?”乾元帝嘴角勾起。
“尹大人是有功勞,可年初才遷翰林院掌院,不足兩月便入閣,當初他歸京為何不直接入閣。只因為當時的大學士排名靠後?如此尹大人有沽名釣譽之嫌。”
“說得也是,尹卿還是應該再穩穩,翰林院也需要朕信得過的人掌握,省得翰林們詞臣整日吟詩作畫……不務正業。”
乾元帝說著說著。想到了謫仙王譯信,他那筆字的確有風骨,又飄逸,很好,很出色。
練字最需要得便是恆心,王譯信如果政務繁忙的話,乾元帝不信他還能把字練好。
翰林院清貴,乾元帝不介意養著這群清貴之臣,可這群清貴之臣大多是科舉的佼佼者。他用科舉選官為百姓造福。可不是讓他們整日‘無病呻吟’
尹薄意不僅是狀元。還很務實,幾年封疆大吏的為官生涯讓他比清貴之臣更懂得如何報效朝廷。
乾元帝希望翰林院的清貴們少些自傲,清高。多用心做官。
因此他將翰林院交給尹薄意很放心,況且尹薄意正值當年。乾元帝把他看作是接班首輔的人選之一,著重培養的人才,此時一旦入閣,尹薄意太顯眼了,內閣這幾位閣老會再起爭執。
“傳旨,命禮部尚書入閣,尚書之位由侍郎接任,侍郎的位置……”
乾元帝對首輔吩咐,“內閣的意思呢?”
“臣建議吏部的齊大人接替禮部侍郎,他如今是正四品,往日他在吏部推官任上兢兢業業,為人剛正不阿,得多方好評。”
“成,就他吧。”
乾元帝擺手道:“就這麼定了,念在三輔往日的功勞上,他致仕的議程,內閣得儘快擬定。”
“遵旨。”次輔心不甘情不願的拱手。
他也看出來了,乾元帝早有了主意,何貴不過是順著乾元帝的意思說罷了。
齊大人雖然只是四品,但掌握著天下五品以下官員的選官權利,被稱為最強,最有實權的四品官。
這個位置……次輔眼角低垂,一定要爭到手!
國朝三年官員一輪轉,算起來做到四品以上官員的人不足五十人,由此可見齊大人如今官位的重要性。
乾元帝讓朝臣退出去,首輔在前,次輔在後,首輔突然回頭道:“齊大人的官位,老夫已經有了人選,還望你通融通融。”
“……”
“此事你最好莫要插手,人選是陛下定的,老夫和你同朝為官,實在不想看你不知聖意。”
“下官能問一下上意屬誰?”
這麼重要的,又油水的位置,次輔總不能被首輔幾句話給糊弄了去。
首輔淡淡的說道:“此人如今在翰林院,至於是哪個,此時不方便說。”
何貴尋首輔談條件,便是要吏部推官的位置……首輔為了能在內閣中多一個自己人,權衡利弊後,答應了下來,今日果然乾元帝準了他的提議,吏部推官自然得‘送’給何貴。
只是首輔不大明白,王四爺怎麼好好的同何貴牽扯上了?
謫仙王四爺能做好吏部推官的位置?
不過,這不是首輔需要考慮的事兒,將來總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