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啊,中國電影這些年每況愈下。小平同志過世才一年多,他老人家提倡的改革開放,‘施行市場經濟,不能一切靠政府’。但是大家都沒這方面的經驗,你在美國很成功,拍一部電影就拿下了全球票房冠軍,了不得,這都是市場上拼殺出來的經驗,是咱們中國電影人最欠的東西。我想請你在學校為師弟師妹們做一場演講,傳授傳授拍攝《第六感》的經驗,讓大家看看國內跟好萊塢到底區別在哪裡,你看如何?”
陳天都傻眼了,他這還沒拿畢業證了,就回去給校友們演講,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也的確是急了,中國電影發展到現在,歷程也是你難以想象的。
89年時候,國內電影票房收入為27億元,觀眾人次更是達到293億。90年25億元,91年23。6億元,電影《周恩來》更是獲得了2億7千萬票房,在當時票價只為2元的情況下,創下觀影狂潮也不為過。92年達到32億的高峰,93年也有28億,至94年中國電影開始急劇惡化,而市場的票房靈藥則是好萊塢分賬大片。
95年全國票房跌到10億,產量不足一百部。到今年至今,全國收入票房不足14億,其中美國分賬大片佔據7。85億,佔據一半好多。其實今年的票房能破10億,還是《泰坦尼克號》的3。6億做了大貢獻,否則不一定能破10億。觀影人次剛過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