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擋拆配合一般都是外線運球,內線做牆,但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傳統的站樁型內線逐漸被機動『性』更強的瘦高球員所代替,於是外線之間的擋拆愈發多了起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金州勇士隊庫裡與杜蘭特兩名王牌球員的互相聯動,他們都能做牆,都能運球,也都有投中高難度進球的能力。關鍵這種配合造成了區域性二打二的機會,想防住二人中的一個都已經很難,那麼同時防住兩位史詩級攻擊高手當然更是難上加難。
……
“耶~!我防守成功啦!”鮑倚醉瘋狂慶祝,就跟贏得了比賽一樣,也難怪他如此高興,還記得你打球時第一次覺得自己有用的感覺麼?這就是鮑倚醉的第一次。
馮箏連忙伸手跟他擊掌,趁機賺取一點鬥志值。
交換球權,聚友進攻。
令615戰隊沒有想到的是,聚友的持球人變成了鄒孝莘。
之前鄒孝莘也不是沒運球攻過,無論譚鑫還是石超防他都吃了不少苦頭,因為鄒孝莘身高、力量、速度、技術應有盡有,這些相加導致的結果就是無論他對上誰都是錯位。
譚鑫比鄒孝莘高,體型也寬許多,鄒孝莘用速度擺脫他;石超來防呢,鄒孝莘用力量把他吃的死死的;如果用防守大閘夏海呢,馮箏那邊就會立刻開始得分。
於是舒不知決定死掐馮箏,讓石超放棄外線郭無憂,把精力放在協防鄒孝莘上,如此一來聚友兩個攻擊點也就都熄了火。
可這回聚友的戰術發生了變化,原來是馮箏和鄒孝莘分別在兩側一個單打另一個接應,此番兩人卻同時出現在左側45度角搞起了擋拆。
上一個回合馮箏運球,鄒孝莘做牆的安排,615戰隊的大腦舒不知是接受的,他也想到了類似於勇士隊庫裡和杜蘭特之間的擋拆配合,那是因為庫裡擋人之後會把防守杜蘭特的高大球員吸引走,造成杜蘭特大打小的局面。
但鄒孝莘運球,馮箏一個1.75,76的小後衛過來擋人,還把防守強點夏海帶過來,這是什麼意思?
舒不知想不通,整場他都在四名隊友身後指揮防守,這一次他卻沒法開口。
此時馮箏已經擋住了譚鑫,鄒孝莘球從右手交到左手,似乎要往左邊突破。
舒不知的指揮遲遲未到,夏海無奈只得從右手邊搶前一步去封鄒孝莘的突破路線。
譚鑫見狀,明白夏海意圖跟自己換防,於是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馮箏身上。
哪知鄒孝莘並未突破,球從左手運回右手,而馮箏卻轉了個身第二次做了一個牆,這回他擋人的目標改成了夏海!
“糟糕!”舒不知終於看明白了聚友配合的目的,不禁喊出聲來。
馮箏第一次做的牆其實是道“實驗牆”,假設夏海選擇繼續跟馮箏而不和譚鑫換防,鄒孝莘就出了機會可以直接突破;
然而夏海棄了馮箏,搶前封堵鄒孝莘,譚鑫便只有換防馮箏這一個選擇。
兩位防守者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憑藉多年配合積累的默契瞬間做出了調整,而且是一個沒有任何問題的調整。
可惜聚友的擋人本就是個圈套,做牆之後鄒孝莘並未突破,而是先觀察,見夏海離開了之前的防守位置,馮箏馬上轉身二次做牆,一下就把夏海擋在三分線外,自己的身後。
鄒孝莘馬上從右手邊突破,譚鑫不得不轉而又跟上防守,另一側的石超也補防過來。
但鄒孝莘邁開大長腿,僅兩步就突進罰球線以內,重重朝地板上一拍,跳步上籃。
譚鑫在左,石超在右,兩人皆伸手切球。然而鄒孝莘雙臂環繞將球抱得死死的,哪裡切得下來?
幸好615還有最後一個屏障,身高1.98m的舒不知及時迎過來,聯手譚、石二人形成一個三角形把鄒孝莘包圍中央。
鄒孝莘在空中展腹停留,周遭六隻手忙活著他,換個人早就慌了,而他卻竟然笑了。
“嗖”球被分到左邊,馮箏穩穩接到,將球舉過頭頂就要投籃。
等等,他沒出手,又把球從頭頂拿了下來。
“damnit!”夏海喊著英文從他眼前絕望的掠過。
馮箏這才舒舒服服的出手,在沒人伸手擋住他視線的情況下,球擦板入筐。
二打四,聚友的這個進球充滿技術含量,順便還用打板投籃挑釁了一下對手。
40:68,分差變為28分。
615的隊員們沒有精力去計較對方的挑釁,因為聚友全場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