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這個年齡段,鄒孝莘的能力太過鶴立雞群。我看過太多他挑翻對手全隊的場景,而每一次發生這種情況,我都更為驕傲成為他的隊友。
——朱曉月
……
聚友中學3vs3決賽,高三隊0:2老高三隊。
郭無憂一對一防守自己的偶像鄒孝莘,越來越成熟的郭無憂已經不再見到表哥就小腿抽筋,他揮舞著長臂,毫無懼『色』的跟小神對抗著。
鄒孝莘在感嘆郭無憂這個表弟的成長之餘,當然還是要以贏得比賽為第一目標,只見他眼光閃爍,終於開始運球突破。
他突破的起始步伐很獨特,在進入比較近的距離之後,雙腳用力,竟然是小小的原地跳了起來。按籃球規則來說,運球的同時如果向上躍起是可以吹罰走步的,但是鄒孝莘的動作非常的連貫,所謂的起跳只是兩腳同時離開了地面。
即使是再小的跳躍,在防守者的眼裡也肯定是一個很大的動作,郭無憂保持著兩腳快速蹬地的節奏,雙眼盯著鄒孝莘的動作,生怕自己被晃開。
耳輪中聽見“砰”的一聲,籃球被相當大的力量重重拍在郭無憂正面30公分左右的地方,甚至距離防守者郭無憂比運球者鄒孝莘還要近。
使勁咬了咬嘴唇,郭無憂控制住了馬上下手斷球的衝動,仍然將重心控制的非常穩。
果然,在鄒孝莘雙腳落地之前,籃球已經快速弾回到了他的右手中,然後郭無憂就看到比自己還要高一點的對手幾乎一下趴到了地面上。
好大的動作幅度!鄒孝莘先是跳了起來,頭頂的高度已經超過了兩米,然後整個身體從天而降,籃球也隨著從一個相當高的點跟著他的右手再次拍向地面。
郭無憂頓時覺得視線中對手的落差感太過強烈,前一刻因跳起而顯得比過去高大,下一刻就因降低重心而突然渺小。
這還不夠,在籃球向著剛剛已經拍過的點上再次墜落的最後時刻,鄒孝莘控球的右手突然拇指向上,稍稍的翻了一下。這可沒到翻腕那種程度,籃球只是瞬間走向了郭無憂右側!
要向右邊突破!郭無憂的注意力仍然集中,直到這一刻,他才終於移動,雙膝用力將自己的重心轉到了判斷出的對手突破的方向。
說時遲那時快,籃球已經低於兩個人膝蓋的高度,誰曾想鄒孝莘的右手忽然又往反方向翻了過去,也就是說此時他的右手已經是大拇指指向地面,籃球也貼著地皮,朝著郭無憂的左側變向!
郭無憂淚流滿面,這不合常理啊,一隻手運一次球,籃球在手中竟然還能在低於膝蓋的位置屢次的變向?這是什麼球『性』啊?
無論什麼球『性』,鄒孝莘已經取得了突破的空間,他的左肩一沉便向籃下衝去。以郭無憂的身體條件,竟然被對手左肩的力量帶的一個趔趄,卻仍然奮起追著鄒孝莘跌跌撞撞的衝向籃筐。
但是鄒孝莘在突破之後的技術非常出『色』,他右手高速運球,卻用身體和腳步一直彆著郭無憂追擊的步伐,無論郭無憂怎麼努力,怎麼加速,都無法跑到對手的側面,奪回有利的身位。
所幸的是籃下的鮑倚醉同學正在跟曹飛爭搶位置,發現鄒孝莘衝過來之後,自然的揮舞雙手,並形成了防守。
場外的向天闖不覺大聲喊了一聲:“海浪好樣的!”
原來鮑倚醉雖然沒有接觸過籃球,但是在短短的幾次練習中就證明,他天生擁有良好的籃下防守位置感。防守球員只要不失去正確的位置,就會給對手造成壓力,鮑倚醉現在所處的位置正好讓鄒孝莘無法輕鬆上籃得分。
鄒孝莘應該如何處理呢?是強行上籃,還是分球給籃下的曹飛?答案是:兩種方式他都沒有選擇。只見他在高速運球中忽然將身體停頓下來,雙腳又一次同時離開了地面,同時身體向右側大幅度的轉身,籃球一直被雙手保護在自己的右胯附近的位置,在他雙腳幾乎同時落地的時候,左腿步幅很大的探出圓柱體。
在鮑倚醉的眼中,鄒孝莘速度很快的面對面衝過來,猛然一個轉身,力量很微弱的接觸後,他就看到了對手的後背,並且對手的左腿伸過來,正好落在自己的左腿外側的位置。
這個球非常有講究,雙手持球意味著進入了停球狀態;雙腳同時落地意味著鄒孝莘的兩隻腳都可以作為中軸腳,也就是說他的下一個動作可以移動任何一隻腳,也可以任意向左右兩個方向轉身。
只見鄒孝莘背對著鮑倚醉,肩膀用極快的速度分別向左右兩個方向做了兩個假動作,然後以左腳為中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