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隊長,鄒孝莘最閃亮的地方就是他的無私,所以整支聚友隊的氣質也是無私的。
……
在洛秋夜換上朱葛亮之前,解說席。
“觀眾朋友們,比賽剛剛進行5分鐘,龐福艾的資料已經是驚人的13分8籃板,鑑於全場比賽40分鐘現在僅僅打了八分之一的時間,假如他可以繼續這種表現的話……我需要一個計算器……朋友們,13乘以8等於104分,8乘以8等於64個籃板,別怪我沒有提醒你們,前方高能預警,恐怕我們正在有幸見證一場史詩般的表演。”呂智興致勃勃的說道。
場上比分15:0,呂智猜測的結果正是棄子眾將大勝,因此他的心情非常好,好到不介意吹捧一下棄子眾表現最好的球員龐福艾。
盧恩樓點點頭:“確實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個人表演,但剩下的時間還長,期待聚友能想辦法解決龐福艾這個強點的問題,觀眾和我們應該不希望看到太早花掉的比賽。”
呂智暗暗哼了一聲,心說我才不介意早早打花呢,老傢伙又想跟我唱反調,嘴上卻頗為恭敬:“盧老師說的沒錯,可聚友內線缺人吶,怕是龐福艾會完全統治這場比賽了呢~”
盧恩樓笑笑:“再看看吧。”
呂智特別想懟一句“還看個屁啊”,然而為了尊重前輩這個人設不要崩,他還是“屈辱”的忍住了沒說。
幾秒鐘後,鄒孝莘搶到了聚友第一個籃板球,控衛馮箏沒有接應,而是選擇了下快攻,反而剛上場的洛秋夜踱步而來,朝他張開雙手索要球權。
鄒孝莘頓時明白了馮箏的意圖,因為兩人在賽前曾經討論過無數的可能『性』,其中重點的一條就是怎樣解決聚友籃板球偏弱的現狀。
馮箏提出兩條建議,第一,上鮑倚醉試試效果,第二,鄒孝莘從三號位頂上四號位。
鄒孝莘也逛過論壇,那篇專門diss他的《鄒小神的墮落》貼文中有個主要的觀點就是說自己位置很尷尬,即“不三不四”。意思是說鄒孝莘的定位是全面,可以打小前鋒也可以頂上四號位大前鋒,可事實上他既沒有三號位攻城拔寨的得分手段,改打四號位身高又偏矮,容易被對手在低位打爆。
所以馮箏提出讓他打四號位,明顯是表達了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援。
對此鄒孝莘的回應是:“球隊換人的事還是你一個人說了算,我唯一的態度就是,我能完成你所有的安排。”
馮箏重重的點頭:“隊長,我希望你在打四號位的時候,只要搶到籃板一定要把節奏提起來,因為跟你對位的人身高雖然佔優,但你的速度也處於絕對優勢,所以你最好的選擇必然是運球快速推進,跑起來,只要跑過對方內線就等於我們獲得以多打少的機會。”
如今鄒孝莘在打四號位,而且搶到了籃板,那麼……
跑起來吧!
沒理會洛秋夜,邁開大長腿鄒孝莘自己方籃下加速發起衝刺。
企圖延阻他出球的龐福艾和唐詩俱是一愣,過去跟他們對位的幾乎都是坦克型內線,如此自己運球開拔的少之又少。
於是,他倆被輕鬆過掉了,為此鄒孝莘只用了一次向前的大幅度放球而已。
曹飛也在加速,聚友留在後方的僅剩擺著帥氣張手要球姿勢的洛秋夜一人,可棄子眾雙內線都沒跟上速度,所以形成了前場4打3的局面。
何值得上前試圖掏球,畢竟後衛球員搶斷內線理論上總是比較容易,在高速奔跑中尤為如此。
哪知鄒孝莘球感超強,那球便如長在了他手中一般,何值得一掏卻掏了個空。
接著鄒孝莘速度不減,左手兜球自背後變向運至右前方,何值得也被過了,聚友前場已是4打2了。
“好球。”盧恩樓經不住讚歎。
“咦?”呂智也表示很吃驚。
此時鄒孝莘已越過中線,棄子眾最後兩個,夏太平在追跑的最快的馮箏,吳忘處於郭無憂和曹飛之間。
顯然鄒孝莘自己上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他還是選擇了傳球,雙手一抖,球擊地斜著彈起,恰好躲過夏太平,落在馮箏正前方。
“漂亮!”盧恩樓再次叫好。
“可以。”連呂智都微微點頭。
他們是內行,因為在高速奔跑狀態下的擊地傳球非常容易偏離既定目標,而且往往反彈高度不夠,接應球員需要大哈腰才能『摸』到球,增加下一步處理的難度。
鄒孝莘這個球技術含量相當高,要知道下快攻一般都是球員先沿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