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黨團的頂級配置令人絕望,最穩的內線+最穩的控衛+最穩的投手+效率最高的單打手之一,逐漸的,聚友已經頂不住了。
……
賽前,馮箏接過王歡特地列印的球員資料名單,第一反應就是
“咦?我們是要跟一群老頭子打比賽?”
名單上寫著
舒不知28歲,佟真27歲,何濤28歲、謝琦27歲、藍霸八26歲、陳四美28歲……
原來死黨團的隊員大部分都是二十七八歲,連年紀最小的藍霸八也26歲了,馮箏也像其他剛拿到名單的人一樣,琢磨不明白為什麼一群奔三的人會厚著臉皮來參加“高中”水平的籃球聯賽外圍賽。
在“籃球,人生”裡,按照現實社會的年齡層次也將籃球聯賽分為“初中”、“高中”、“大學”、“成年組”、“壯年組”等不同階段,當然處於高中和大學年齡的玩家也可以參加成年組的比賽,遊戲方也在積極籌備老年組聯賽(即45歲以上年齡段),但參與者僅寥寥。
h省高中聯賽只對高中級別的籃球隊發出參賽邀請,本來24支隊伍早已滿員,可由於原24強中出了個作弊的“史塔克家族隊”被取消資格,賽事組委會臨時決定舉辦“外圍賽”決出補位資格的隊伍,結果沒想到竟一下子湧來數百支草根球隊慕名而來,最終死黨團戰勝了所有競爭對手奪得外圍賽冠軍,成功獲得省級賽正賽資格。
有人會說肯定有類似死黨團這種水平強於高中組的球隊來根本不合規矩,成年人打高中生肯定優勢巨大,為什麼省籃協沒有出臺條款加以限制呢?
省籃協組織外圍賽的時候的確忽略了年齡限制條款的問題,原因很簡單,在“籃球,人生”中參加不同年齡段比賽所獲取的“積分點”也不盡相同,在初中、高中水平比賽可以得到的積分點堪稱可憐,拿這次省級賽舉例,就算某支球隊一路披荊斬棘勇奪冠軍,可能每位球員獲得的幾場賽事加起來的積分點都不如成年組最低階別的某一場比賽系統頒發的積分點。
也就是說“籃球,人生”跟現實世界中的規則還是很像的,初中、高中、包括大學年齡段的玩家,他們的重心都放在打基礎上,只有成人的階段才會開始大量賺取積分點,所以像死黨團這種本身實力不錯的隊伍,放棄打成人賽事的機會來打高中聯賽,賺取少得可憐的積分點此類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遊戲中每個年齡段最重要的賽事都在夏季,每年玩家們都靠這一兩個月拼命累積積分點。
積分點到底是什麼?積分點就是錢啊,“籃球,人生”號稱用積分點取代現實世界裡的金錢,但實際上是嚴格規範了積分點的賺取方式,所有人都只能憑藉與籃球相關的能力賺取積分點。比如你的主業是球員,那麼就去打各級別比賽;假如你是裁判,去吹罰各級別比賽;假如你是訓練師,去訓練能力相匹配的球員,而與籃球關係越遠的,比如餐飲、酒店、服裝、車船等等行業也能獲得積分點,但利益遠遠小於籃球相關產業,非籃球主業的玩家永遠混不到上層社會。
所以玩家們在“籃球,人生”裡的目的性跟現實世界將完不同,尤其是成年玩家,他們可以在這個遊戲裡憑藉積分點換取裝備,提升訓練設施水平,報名參加更高水平聯賽,甚至兌換奢飾品、豪車、洋房別墅,結婚生子(孩子必須是現實世界親生的,那是另一種養成玩法),越玩賬號屬性越高,某一年沒能打上與自己實力相符的比賽,賬號發展前景便會大跌,所以連20歲以上的玩家都不會傻到來打高中組的比賽。
那為什麼死黨團這支奔三玩家們會來參加h省高中聯賽呢?就算拿了冠軍既掙不到積分,輸了還會被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噴死,簡直跟作死無異。沒有人能想通他們的目的,馮箏也想不通,想不通也就先放一放,誰來了都是一戰,努力贏球才是硬道理是吧?
死黨團這支成年隊在高中生水準的聚友面前果然強大無匹,擁有鄧肯靈魂的舒不知,哈登靈魂的佟真、基德靈魂的何濤、湯普森靈魂的謝琦、王治郅巴特爾靈魂的藍霸八、巴蒂爾靈魂的夏海、劉玉棟靈魂的陳四美,這種賬面實力恐怕跟滿手王炸差不多,聚友能堅持到現在已經堪稱奇蹟。
或許對於一個普通高中生講,隨便某個野球高手來跟他對位都會如鄧肯、哈登般強大吧,坐在圈外,馮箏越想越覺無力,對方的打法太成熟,哪怕靠著馮箏和洛秋夜以超水平聯手貢獻一波得分,死黨團也能打出更穩的攻防消化掉聚友的小高潮,耗到洛秋夜情緒失常再一口一口將聚友吞下去。
怎麼辦?如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