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2 / 4)

小說:鳳待梧桐棲 作者:風雅頌

音鳴鼎盛,紅綾妖嬈。

有一青年琴藝出眾,妙手連彈。一曲高山流水自弦下而出,清麗靈動,如鳴佩環。嫋嫋琴音化作千絲萬縷的雲霞,於九天之上繚繞不絕,時若高風,時若低流。可謂是競者嘆不如,聽者稱妙哉。

見著此情此景,她不禁一怔,他卻是甚為熟稔,解釋道:“哦,忘了告訴你了,此乃音鳴城之舊俗。每逢晴朗黃昏時分,善歌舞之人便聚於城中央湧泉兩側,或歌或舞,以展其技。有些高人便伺機尋弟子傳人,可是個十分熱鬧的習俗,”他又笑問:“可有興趣過去瞧瞧?”

閒來無事,她便應了他的提議。

剛到了湧泉之側,她便有些後悔了。周遭皆是些長袖善舞、琴瑟和鳴之人,獨她一人無技無藝,幹立於一旁,有些突兀。一群人做著自己不懂的事,唯己一人尷尬地旁觀著,心裡多少是有些不舒坦的。於是,她喚了他兩聲道:“我們還走吧,著實格格不入……”

他卻道:“只是你罷了。”語畢,從懷中掏出一支翠色玉簫,置於唇畔,輕吟韶音。她這才記起,他是善樂的。那簫聲穿透了近旁所有的音色,直連碧霄,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曲調時而憂轉如風華落月,時而錚鳴如霜天競行,時而低哀如杜宇啼血,時而激越如金戈鐵騎、萬馬奔騰。

旁人俱是一怔,這些人多半是半調子的公子哥們,一知半解、附庸風雅,何曾聽聞如此高妙之音?甚至是附庸和鳴也難及,更莫談駕臨其上了。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便是如此。

是時只餘他一人吟簫之聲,舞女們不曾聽聞這等玄妙之音,也不覺頓住了步,不知用怎樣的舞蹈才可合上此亦真亦幻之音,只是沉浸於韶音之中,如痴如醉。

長天裡飛來數排秋鴻,雪羽霎時鋪滿了天際,合著簫聲翻飛騰舞、爭鳴高歌,一字排開,似逶迤白練、長河濤清,淨色霜毫、輕紗細錦;又翔回成圓,環繞於湧泉上空,似蒼山雪頂、楊花漫漫,煙雲繚繞、月華流光。

她何曾見過此景,早已是歎為觀止了。

忽有一老者信步而來,白衣白髮,眉目間威而不怒、肅而不厲,不似尋常人家之人。他邊走邊拍手直稱讚道:“妙哉,妙哉。不愧為簫韶九成也。”

身旁開始有人驚呼“音鳴大師”,這一呼引來了眾人的側目,倒吸冷氣之聲頻頻入耳,從這稱呼與反響看來,這位音鳴大師定是極有威望的音樂大師了。能得到大師的讚賞,想必他的技藝已是登峰造極了,她於心中暗暗咋舌,不曾料他一介殺手竟在音樂方面有如此高的造詣,只道是懂些皮毛罷了。

大師笑而不言,靜聽這一曲韶音渺渺,又望了望周遭,忽然道:“既是有簫韶九成,怎能無鳳凰來儀呢?”言下之意便是有歌當有舞,示意舞女們伴舞。

舞女們皆是搖頭推卻,表示技藝不足,難以為此等天來之音伴舞。

大師卻是笑著問:“在場的各位可有能合上者?”

眾人不語,自是無人。

倏地,有一個聲音從人群中衝出:“不如讓同行的那位姑娘試試吧,既是與這公子同行之人,又豈會是泛泛之輩?定是禮謙辭讓才不聲張,各位覺著如此可好?”她回身望去,竟是語出方才那位琴藝高超的青年。

青年的話確是在理,眾人也紛紛應和,哪知她雖與他同行,卻是歌舞琴箏樣樣不通。眼下這麼多人要求她伴舞,再推辭也只被當做是謙讓,哪有她回絕之餘地?

於是,她將求助的目光投向淵,他卻是一人吟簫自在,不顧她死活,眼中笑意分明與附和之人一丘之貉,樂得看她出醜。如此境況,她想走走不了,不走也不諳舞。

大師彷彿看出了她的難處,便笑道:“姑娘若是覺得為難,隨便一舞便是了,簫韶九成,本是鳳凰方可與之舞,凡人自是難及三分。”這話在眾人聽來也不過是勸她伴舞的謙辭,沒有絲毫貶低之意。

看來今日是不舞不行了,她的手心微微出汗,像是被老師點名回答的小學生,卻又答不出話來,心裡緊張兮兮的。隨便一舞,說得輕巧,豈不是要她當眾出醜?她暗自盤算著自己為應付商業交際學的交誼舞,心想著如何逃過一劫。

數著簫韶的節奏,她心一橫,豁出去了,驀然颺袂,裙襬飛揚,水袖飄繞,迴旋擺盪,輕舞斂裾,時傾身低轉,時仰首斜揮,如行雲流水,似蛺蝶翩躚,漸入佳境。

眾人的目光也隨之一亮,這個時代的人,哪裡見過華爾茲,看這一招一式煞有架勢的,只道是舞中高人,哪知她不過是懂點皮毛外加現場發揮罷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