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3 / 4)

威廉的演講在德國乃至國際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德國的新聞界和知識界普遍傾向於支援國王而反對議會,用一位著名政治評論家的話說: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一個原則問題。我們已經失去了上帝,不能再失去國王,否則這日子真沒法過了。

說這句話的語境是在《尼采全集》剛剛出版的情況下,尼采在1898年逝世後,他的妹妹經過幾年的工作,把遺稿整理好的遺稿統一交給瑞士的巴塞爾大學出版,歐洲學術界隨即掀起了一陣尼采熱。

對於從小就生活在哲學和宗教氛圍濃厚的德國人來說,上帝便是一個人生命的全部,尤其對於南德地區的天主教徒更是如此。所以當尼采發出上帝已經死了的疾呼,人們不禁要問,上帝已經死了,人類何以維生?

幸好,我們還有國王,所以如果國王再沒有了,這日子真就沒法過了。(從終極的意義考慮,人類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他往往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叔本華語),但是上帝的出現為這種無意義的生命賦予了意義。彼岸才是我們生命的終點。在世紀之交由於各種學術思潮的出現,比如社會達爾文思想,使得人們對上帝開始懷疑,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尼采發出上帝死了的疾呼,他的意思是人們自己放棄了上帝,這將不可避免的走入虛無主義的死衚衕。基督教和神學類似中國的佛教和佛學的關係,其實是兩碼事。)

在輿論的壓力下,議會各個派別均發表公告,表示承認威廉國王對戈爾茨首相的任命是有效的。

戈爾茨上任後果然沒有讓威廉失望,他發揚了德國的鐵血精神,在非洲進行了大規模武裝拓殖,將數百萬不願被改造的非洲人驅逐到沙漠或者叢林之中,此舉使得德國在非洲的種植園和牧場面積都擴大了兩倍以上。由於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德國前往非洲的移民大幅增加,到1913年,德國在非洲的白人人口突破二十萬,殖民地和德國本土的貿易額佔到了德國全部海外貿易的8。5%,比十年前增長了十倍。

在當年德國進口的價值3億馬克的植物油料中,有四分之三來自德屬西非,此外,德屬西非還解決了帝國全部的可可需求,衣索比亞則提供了全部的菸草和一半的咖啡來源。

查德南部和赤道非洲北部的棉花產區迅速擴大,加上品種的改良,使得1913年,德國棉花自給率首次突破了50%,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棉花被直接出口到義大利地區和奧地利境內。從喀麥隆至利比亞的大鐵路在1910年正式通車,這條聯通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鐵路,將德屬西非腹地的豐富農產品以及錫礦和鋁土礦透過鐵路運往利比亞沿海的港口,再從那裡被分散轉運至歐洲各國。

1904年,阿根廷政府公開拍賣部分外國資本和大地產者所擁有的土地,由於只允許阿根廷人出資購買,而且對單人購買的數量做了嚴格限制,因此國際資本很難介入。最終,已經在胡胡伊定居多年,並加入了阿根廷國籍的為數不少的德國人在德國政府的安排下,以很低廉的價格購買下了分佈在阿根廷各地的小塊地產,這些土地在隨後被用於安置德國的天主教移民。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祖籍波美拉尼亞的波蘭人,由於購買價格便宜,因此政府即使只微博的租金依然是穩賺不賠的買賣,而波蘭人也因為獲得大片良田而樂於前往南美定居。

向阿根廷的移民工作進行了六年,期間大約有30萬波蘭人和10萬名南部的天主教徒移民阿根廷,這一變化的直接後果就是德國東部的波蘭人數量直線下降,已經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族群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九章 巴爾幹危機

德國在歐洲大陸所擁有的統治性地位已經不需要英國和法國的政治評論家們做過多的渲染,這不再是潛在的威脅,而是鐵打的事實。

1913年,德國的煤炭產量達到英國和法國產量的總和,為3。5億公噸,若再算上用於發電的1億噸褐煤的產量,德國的煤炭採掘業的產值也已經毫不遜色,即使英國煤的質量和單價都更高一些。

德國的鋼產量早在1903年便超越了英國,1910年和英國、法國的總產量持平,到1913年,產能接近了英法俄三國的總和。

國家實力的與日俱增使得國內民眾普遍產生了一種盲目的自信,這使政府在外交工作上的迴旋餘地越來越小。尤其是法國在土耳其的殖民統治阻塞了德國東進的道路,那是一個人口超過五千萬,並且潛力巨大的市場,德國工業界希望獲得在土耳其市場自由銷售商品的權力;同時,陸軍中也有一股支援土耳其拜託法國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