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猶太人幾千年來特有的和人打交道的本領。
“羅馬尼亞有農業和畜牧業的自然稟賦,再組織好商業流通,就足以國富民強了。當今全世界最富足的國家是新大陸的美國,那裡的人們也主要是靠種植棉花和小麥以及開採金銀礦發財致富的。在遙遠的英屬澳洲殖民地,人們的收入更是達到了英國本土的兩倍,靠的則是養羊。至於德國和英國這樣的工業強國,則全賴上帝賜予的豐富的煤炭和鐵礦石資源,只可惜羅馬尼亞是個礦產資源貧乏的國家,缺乏發展工業的先決條件。”
“陛下說的不錯,只要我國的農業單產能到達德國平均水平的80%,那麼國民一年就能增收4億馬克,人均收入也足可以傲視周邊各個地區了。”
“嗯,是啊!由於關稅同盟的原因,咱們區內的糧食價格比美國要高得多,也比英國高出不少,所以兩三年之後,你治下的農民再去摩爾多瓦看望親戚的時候可就能好好擺擺闊氣了。”說完,威廉和拉薩爾都哈哈大笑起來。
拉薩爾訪問柏林後不久,德意志銀行便向羅馬尼亞zhèng ;fu發放了五千萬馬克的貸款,其中一半用於從德國購買農業生產工具,比如鋼犁、斧頭、大車等,另外一半則用於興建農田水利設施,改良田地的灌溉和排水。
同時,羅馬尼亞農業部還特別聘請了幾位德國的農學家對國內的土壤進行分析,以改良施肥和選種,這對提高單產特別重要。
與此同時,德意志皇家石油公司也在普洛耶什蒂掛牌成立,大批的德國移民隨之而來,他們既要經營羅馬尼亞人留下的20萬公頃土地,更要進行油田的開發建設,所以普洛耶什蒂的德國移民不斷增長,在1900年前後便達到了6萬人的規模,其中一多半都是石油公司的工人。
年輕而jing明強幹的德意志銀行董事馬克思…施泰因塔爾被任命為石油公司總經理。施泰因塔爾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德國猶太人家庭,他的家族移民德國已經有百年之久。在他父親那一代便改宗基督教。他從16歲開始在銀行做夥計,頭腦靈活,思慮周全,深得領導的賞識。1892年,當上任不久的德意志銀行主席西門子問他:“你希望成為主管嗎?”“並不是,”年輕的馬克思回答道,“我要成為一個董事。”
三年後,他夢想成真。1895年,他成為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董事會的一員,那一年他23歲。
歷史上。施泰因塔爾的一生都在德意志銀行度過。並在一戰後成為銀行的董事局主席。納粹當政後,他和千千萬萬的猶太人一樣被剝奪財產掃地出門,家族幾代人積累的財富頃刻化為烏有。
本位面,由於威廉的出現。施泰因塔爾開始了一項全新的事業。
德意志皇家石油公司雖然冠以皇家之名。但卻不是威廉投資。其資本大部分來自德意志銀行,少部分來自柏林的幾家地方xing銀行,註冊資本3000萬馬克。
公司不僅獲得了羅馬尼亞油田的獨佔權。而且被特別授權在德國國內以及所有殖民地勘察和開採石油。付出的代價則是,其年度利潤的20%上繳帝國財政部,5%則交給皇家金庫。
19世紀末,鑽井和煉油的絕大部分技術掌握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手中,新成立的德意志皇家石油公司雖然空有資金卻缺乏人才和技術,對於跨洋石油運輸更是門外漢。
恰在此時,被標準石油公司低價傾銷搞得苦不堪言的英國殼牌石油運輸公司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進入了施泰因塔爾的視線。
英國殼牌石油運輸公司起初只是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碼頭上的一家門面不大的古董小店,店主老塞繆爾是一個猶太人。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到19世紀中葉終於積累起少量資本。此時,英國工業革命興起所產生的巨大成果使得英國本國生產的商品遠遠超過了本國國民的需求,其產品只有透過發展海外貿易才能進行消化,於是大英帝國將其觸角伸向世界各地,透過各種手段使一些國家與其進行通商,因而當時在英國興起了一股海外貿易風。
老塞繆爾也同樣將眼光瞄向了海外貿易,經過仔細考慮,他決定將ri本作為拓展海外業務的突破口,因為當時的ri本天皇正想以西方為標杆發展本國的經濟,而作為工業革命開展最早、當時最強大的大英帝國無疑是學習的最佳標杆,於是ri本希望大量從英國進口各種機械裝置。
1870年,老塞繆爾去世,生意交給兩個兒子繼續打理。他們把英國的機器賣到ri本換回貝殼、珍珠、塗料、雕刻品等飾品,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