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3 / 4)

維(7月15日),當法軍被俄奧聯軍擊潰時,波蘭軍團在東布羅夫斯基的指揮下堅持戰鬥著,戰場上,每當最危急的時刻,都會響起“為了波蘭母親”的吶喊聲。士兵們由此而獲得勇氣,悍不畏死的和敵軍戰鬥到底。

1812年,當拿破崙率大軍浩浩蕩蕩進入俄羅斯時,波蘭人和立陶宛人重新團結在了徵俄大軍團的旗下以期輝煌聯邦的復活。他們組成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外籍軍團——總計達到9萬8千人(整個法蘭西軍團也就大約60萬人)。維斯瓦軍團的波蘭槍騎兵是第一個跨過涅曼河的徵俄單位,同時也第一個進入莫斯科!在博羅基諾戰役中,波蘭人再度證明自己是最可靠的部隊之一。在最危難的時刻,約瑟夫波尼亞托夫斯親王(他本人救了拿破崙的命)指揮下的波蘭軍隊毫無怨言地承受了大軍團後衛的重責。拿破崙的遠征失敗了,然而正如廣為流傳的那樣:波蘭人是第一個攻進來的,也是最後一個離開的。戰役中,他們承受了難以置信的損失:僅有2萬6千人倖存。最精銳的維斯瓦軍團侵入俄羅斯時,有7000名優秀的戰士,而一切都結束時,這個數字已經降到1500,不到原先的四分之一。

這些法國戰史中令人耳熟能詳的資料無論尼克勞斯還是讓科勒爾都是十分了解的,因此他們很清楚當為生存而戰的波蘭小夥子們被以如此大規模的武裝起來意味著什麼:戰爭拖得越久,對法國和俄國就越是不利。

方案一旦敲定,整裝待命的法軍兵分三路以最快的速度越過邊境,向德軍的陣地發起衝擊。

法軍第二集團軍和第四集團軍負責擔負左右兩翼的輔攻,總兵力都在8個師左右。

擔負中路主攻的是第一集團軍和第六集團軍,共計有15個師的兵力。第七集團軍為總預備隊共計9個師,駐紮在法軍的大本營圖爾,從那裡可以最短的路程支援中路法軍。

在“二號方案”中,攻克斯特拉斯堡和切斷萊茵河航運是戰役的最終目標。

9月5日上午,巴迪萊將軍的第一集團軍和里爾將軍的第六集團軍在進攻薩爾堡和莫朗日兩地德軍嚴陣以待的防線中,被打得焦頭爛額,頭破血流,吃盡苦頭。對配有重炮、鐵絲網以及隱蔽在掩體中的機槍的防禦陣地,殊死進攻的侷限性立即暴露無遺。

法軍野戰條例的突擊戰術,是依據步兵部隊向前衝刺二十秒鐘,推進五十公尺,而敵人來不及端槍、瞄準、射擊這一估計制定的。正如後來一個法國士兵痛心疾首所說的那樣,所有這些“在演習時那樣苦苦操練的科目”在戰場上證明是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敵軍機槍只需八秒鐘而不是二十秒鐘就可以射擊。野戰條例也還核定:用七五毫米口徑的大炮發射的榴霰彈會迫使敵人抬不起頭來而只能“朝天開火”,從而“壓制”防禦一方。然而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卻是:敵人在榴霰彈轟擊下如有壕溝上的胸牆掩護,是可以向進攻者繼續從槍眼裡直接射擊的。

薩爾堡要塞是德軍在邊境地區的三大要塞之一,也是唯一完成加固的要塞,從1888年開始,所有掩體都用鋼筋和石灰石重新加強,以應對使用雙基火藥作為發射藥的新式大口徑火炮的轟擊。

僅僅第一天的戰鬥,法軍在中路便傷亡8000餘人。

第三天,法軍的重炮部隊終於被調了上來,但是對薩爾堡要塞連續24小時的轟炸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當法軍步兵攻擊再次失利的時候,德軍士兵竟然從壕塹和掩體中衝了出來,對法軍發動反衝擊。

相比較而言,法軍右翼部隊是最順利的,部署在右翼的第四集團軍在付出一萬餘人傷亡的代價後,終於攻克米盧斯,並沿著孚日山北麓向德軍的下一個要塞——科爾馬挺進。

法軍的左翼部隊戰果有限,不過損失也不大。第二集團軍以主力包圍梅斯要塞後,分出兩個師兵力繼續向北攻擊,但隨即遭遇德軍野戰部隊的阻擊,雙方大戰一場,法軍終因兵力不足而停止了攻擊。

當然,最讓法軍統帥部頭疼的還要屬中路的法軍,堅固的薩爾堡要塞猶如戰神一般屹立不倒,法軍已經在這座堅固的堡壘下陣亡近三萬人,取得的成果僅僅是清掃了部分外圍工事。在計劃中,這座要塞是要用不超過四天時間拿下的。

到開戰第十天,法軍傷亡已經高達七萬人,但取得的戰果實在有限,雖然他們將戰線推進到阿爾薩斯腹地,但卻並未能殲滅多少德軍的有生力量。德軍方面的戰鬥傷亡只有微不足道的六千人而已。

戰爭開局失利的陰霾深深籠罩在法軍統帥部的每一位將領的心中,讓科勒爾將軍第一次對自己的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